首页 > 内科 > 神经内科 > 失眠

怎么治疗长期失眠

| 1人回答 | 84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怎么治疗长期失眠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周小凤
周小凤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副主任医师
长期失眠可以通过药物治疗、心理调节及生活方式改善来缓解或解决问题,具体方法包括使用助眠药物、接受心理治疗以及养成健康的睡眠习惯,有必要时应寻求专科医生的帮助。
1、药物治疗
对于严重的失眠症状,药物治疗是常见的干预手段之一。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以下药物可能会被推荐:
苯二氮卓类药物:如艾司唑仑,主要用于短期缓解失眠,但长期使用容易成瘾,不适合长期治疗。
非苯二氮卓类药物:如佐匹克隆,副作用相对较小,可改善睡眠质量。
褪黑激素:适用于由于生物钟紊乱所引起的失眠,尤其对于轮班工作者或倒时差的人群效果较好。
使用这些药物之前应咨询并严格遵照医嘱,避免自行滥用或长期依赖。
2、心理治疗
心理治疗在失眠的长期管理中发挥不可忽视的作用,不仅可以从根源上解决问题,还能帮助改善整体身心健康:
认知行为疗法CBT-I:帮助调整对睡眠的错误认知,同时改善白天的不良行为,是国际公认的治疗长期失眠的首选非药物干预方式。
放松训练:包括深度呼吸、正念冥想和渐进性肌肉放松等,尤其对于因压力、焦虑引发的失眠效果显著。
情绪管理:通过心理咨询或寻找健康的情绪释放方式,可以缓解因抑郁或焦虑而导致的睡眠障碍。
3、生活方式改善
改变日常生活中的不良习惯,是缓解长期失眠的根本基础:
规律作息:每天固定时间起床和入睡,避免熬夜或白天小睡时间过长。
饮食调节:减少富含咖啡因和酒精的饮品摄入,特别是避免晚上食用刺激性食物,晚餐适宜清淡。
睡前放松:把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远离床边,改为看书、听舒缓的音乐或做轻度的伸展活动,有助于为睡眠创造良好的心理和生理环境。
长期失眠不仅影响生活质量,还可能对健康造成严重危害,如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免疫力下降的风险。面对长期失眠,应综合考虑药物、心理调节和生活方式改善等多方面措施,并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以减少对身体的损害并恢复健康睡眠。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长期失眠吃安眠药的危害有哪些

长期服用安眠药会产生依赖性、药物耐受性以及对身体健康的潜在损害,严重情况下可能影响生活质量甚至危害生命。针对这些危害,应通过改善生活习惯或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治疗方法来应对。 1、依赖性与戒断反应 长期使用安眠药容易使身体产生依赖性,尤其是苯二氮䓬类药物。这意味着即使停止服用后,许多人仍会出现戒断反应,如焦虑、头痛、情绪波动或更严重的失眠。如果怀疑已经产生依赖,应逐渐减少药物用量,并在医生指导下采取替代疗法,如认知行为治疗或其他非药物干预手段。 2、药物耐受性与剂量增加 长期使用可能导致药物耐受性,也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原有剂量失效,患者需要逐渐增加剂量才能获得相同的睡眠效果。不断增加剂量的结果会加重身体负担,如加大肝脏代谢负荷或抑制神经系统长期调节能力。适当调整夜间作息,避免咖啡因和电子设备的干扰,以及每天固定时间起床有助缓解睡眠问题。 3、认知功能与身体健康的危害 长期服药可能损害认知功能,如记忆力下降、注意力不集中,甚至增加患老年痴呆的风险。同时,部分安眠药可能诱发晨间困倦或反应迟缓,这会增加交通意外及摔倒等危险。药物代谢后对肝肾功能存在隐形压力,可能导致慢性损伤。可尝试温牛奶或富含镁和色氨酸的食物促进身体自然入睡,也有助降低依赖药物的风险。 4、心理及情绪问题 长期焦虑或抑郁患者容易通过药物缓解,但情绪调节能力进一步削弱。找到情绪失衡的根本原因,并结合心理咨询、运动或冥想等方式,逐步稳定情绪,重新建立良好的睡眠节律至关重要。例如,每天20至30分钟的有氧运动可以有效改善心情与睡眠状态。 医生指导下科学调整药物治疗方案,以及积极采用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非药物干预,可帮助降低长期依赖安眠药的风险。如果您有长期用药的习惯,建议尽快咨询专业寻求更安全而全面的解决方法。健康的睡眠需要科学管理与正确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