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精神科

怎么判断抑郁症好了还是没好

| 1人回答 | 82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怎么判断抑郁症好了还是没好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天奇
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抑郁症是否好转可以通过情绪、行为、认知等多方面综合判断。主要观察症状缓解程度、社会功能恢复情况以及持续时间的稳定性。
1、情绪变化。抑郁症患者情绪低落、兴趣减退是核心症状。好转后,情绪会逐渐平稳,愉悦感增强,对生活重新产生兴趣。例如,开始愿意与人交流、参与社交活动,对过去喜欢的事物重新感到快乐。
2、行为改善。抑郁症患者常伴有行动迟缓、回避社交等行为。好转后,日常活动能力恢复,生活节奏趋于正常。比如,能够按时起床、完成工作任务,主动参与家庭活动,不再逃避社交场合。
3、认知调整。抑郁症患者常有消极思维、自我否定等认知偏差。好转后,负面想法减少,自我评价趋于客观。例如,能够理性看待问题,不再过度自责,对未来抱有希望。
4、生理症状缓解。抑郁症患者常伴有睡眠障碍、食欲改变等生理问题。好转后,睡眠质量提高,食欲恢复正常,精力充沛。比如,不再失眠或嗜睡,体重趋于稳定,体力逐渐恢复。
5、社会功能恢复。抑郁症患者社会功能受损,工作、学习效率下降。好转后,能够正常履行社会角色,人际关系改善。例如,工作效率提高,能够完成学业,与家人朋友关系融洽。
6、持续时间稳定。抑郁症好转后,症状缓解需要持续一段时间,而非短暂改善。通常需要观察至少2-4周,确认症状稳定不复发。
判断抑郁症是否好转需要综合考虑以上各方面变化,建议定期与医生沟通,进行专业评估。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通过积极治疗和自我调节,抑郁症患者可以逐步恢复健康,重拾生活信心。保持良好生活习惯,寻求社会支持,有助于巩固治疗效果,预防复发。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其他类精神活性物质依赖有哪些表现及如何诊断?

其他类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表现包括行为异常、心理症状和生理依赖,诊断需结合使用历史、心理状态及临床评估来确定是否满足相关标准。关键在于及时识别这些症状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 1、表现特征 其他类精神活性物质包括挥发性物质如胶水、喷雾剂、兴奋剂、镇静剂及压力性吸入剂等。长期使用会导致一系列行为、心理及身体上的异常表现。行为异常如偷窃、撒谎或使用物质后表现攻击性;心理症状可能表现为焦虑、抑郁、情绪波动,甚至出现幻觉或妄想;生理上则有戒断反应,比如出汗、头痛、恶心,严重时可能出现癫痫发作或昏迷。 2、如何诊断 精神活性物质依赖的诊断需通过系统的方法进行评估: 使用历史和动机评估:询问是否存在反复使用,以及使用这些物质的目的如缓解情绪、寻求快感等。 症状匹配:根据国际疾病分类ICD-10或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标准,观察是否出现强烈的渴求、无法控制使用、出现戒断症状等依赖的典型表现。 辅助检查:必要时进行尿检、血液检测或心理测评提交佐证材料。 3、应对和治疗建议 一旦确诊为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应尽早干预治疗。 心理干预:认知行为疗法CBT可以帮助患者识别诱因并进行行为矫正。 药物管理:可针对戒断症状开具抗焦虑药物如苯二氮卓类药物、抗抑郁药物如SSRIs,必要时使用抗癫痫药控制症状。 长期支持:建议参加康复机构或支持小组,以保证患者逐步恢复正常生活。尤其对青少年群体,应联合学校、家长进行积极正面的引导。 精神活性物质依赖对身心健康的破坏极大,因此一旦发现有类似症状,应尽早与精神科医生或心理咨询师联系,进行专业评估和治疗。家庭和社会的支持能显著提高患者恢复的可能性。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