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骨质疏松骨密度检查的方法有哪些

| 1人回答 | 92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质疏松骨密度检查的方法有哪些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茂静
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密度检查的方法常用的有四大类,第一类、就是双能X线骨密度的检查,这是最常用的也是目前诊断骨质疏松的金标准,用于骨质疏松的诊断和疗效的评估;第二类、是超声骨密度的检查,超声骨密度的检查它的特点是方便便携没有设限,但目前超声骨密度只能用于骨折风险的筛查,而不能用于诊断和疗效监测;第三类、QCT,也就是定量的计算机断层技术,它测到的是体积骨密度,优点是可以把松质骨和皮质骨分开测量,因此对于DEXA骨密度诊断困难或者是需要疗效监测的时候就可以用到QCT,但由于QCT目前没有统一的标准,因此还不能用于诊断;第四类、外周QCT,也就是外周定量计算机断层技术,他看到的是外周的一个体积骨密度,可以用来预测髋部骨折的风险,但目前不能用于诊断和疗效监测。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肝脏s8手术难度大吗

肝脏S8区域手术难度较大,因为该区域解剖位置特殊、手术暴露困难,且靠近重要的大血管和胆管,风险较高,需要富有经验的肝胆外科医生操作。解决这一问题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病情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包括精准术前评估、高技术支持,以及术后针对性恢复。 1、为何S8区域手术难度较大 肝脏S8位于右肝上部靠近膈肌区域,位置深且不易暴露,解剖复杂,周围存在肝静脉、肝段间门静脉等重要血管和胆管结构。在手术过程中,稍有不慎可能损伤这些结构,导致大出血或胆管损伤。该区域较难通过传统腹腔镜手术完全显露,增加了操作难度。对于患有肿瘤或其他病变的患者,病灶位置不同也会对手术策略产生影响,例如是否需要进行局部切除、血管重建等。 2、常见手术方法及难度应对 针对肝S8区域病变的手术方法,具体选择需根据病情、医生经验和患者身体条件综合决定: 开腹肝切除术:开腹时,暴露视野更广,有利于精准操作,适用于较大片区切除或大血管修复。然而创伤大、恢复较慢。 腹腔镜肝切除术:通过微创方式完成,可减少术后疼痛和并发症,但技术要求高,尤其在处理深部病灶时对医生手法和设备要求都十分严格。 机器人辅助肝切除术:精确性更高、更适合复杂操作,尤其是深部或靠近大血管区域的病变切除,但受限于费用高,且需要极高素质的医疗团队。 为了降低手术难度和风险,术前影像检查如CT、MRI和3D影像重建技术尤为重要,可以帮助医生制定详细切除计划,并明确病灶解剖关系。 3、术后恢复与护理的关键 肝S8区域手术后,患者需要重视术后恢复与护理。加强肝功能的保护尤为重要,术后需要监测肝功能指标,建议进食高蛋白、低脂肪易消化的饮食,例如鱼肉、豆腐等。避免感染的发生十分关键,尤其如果术中涉及胆管或肝内血管的操作,加强抗生素防护和伤口护理有助于降低感染风险。定期进行医学随访,关注术后复发风险,通过影像检查评估切除效果。 肝S8区域手术虽有一定难度,但随着技术发展以及医疗经验积累,只要选择经验丰富的医生并结合术后精心护理,成功率和康复效果均可大幅提升。若有相关病症应及早就诊,听取专业意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