亢晓冬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抑郁症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环境压力、自身生理机制、外伤或某些躯体疾病有关,需要综合分析多重因素才能找到具体诱因。
1遗传因素:研究表明,抑郁症具有一定的家族遗传倾向。如果家族中一级亲属如父母、兄弟姐妹中有抑郁症患者,个体罹患抑郁症的风险较高,这可能与某些基因的遗传有关。但遗传仅增加患病可能性,并不是决定因素。
2环境因素:长期处于高压环境中,例如失业、经济问题、感情危机、学业压力或家庭矛盾,都会增加患抑郁症的风险。特别是在缺乏有效社会支持时,这些问题会更容易引发心理失衡。突发创伤性事件,如失去亲人或经历意外,也可能成为直接诱因。
3生理因素:抑郁症与大脑中的神经递质失衡密切相关,特别是与五羟色胺、多巴胺和去甲肾上腺素等物质水平下降相关。长期睡眠不足、慢性疲劳和饮食紊乱也可能打破体内的生化平衡,诱发抑郁症。
4外伤因素:脑部外伤和神经损伤可能会影响情绪调控能力,从而增加患病风险。一些因外伤导致的慢性疼痛或活动受限,也可能加重心理负担和抑郁的发生。
5病理因素:某些疾病如甲状腺功能减退、慢性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关节炎、糖尿病及癌症等,同样可能通过改变身体的生理状态、加重免疫系统负担或增加慢性疲劳感,从而触发或加重抑郁症。
如果发现持续低落且难以调整的情绪,应及时就医评估病因,选择合适的治疗方法。心理治疗如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例如选择性5-羟色胺再摄取抑制剂如舍曲林、帕罗西汀以及生活方式调整规律作息、合理运动都可能对缓解病情有所帮助。
保持积极的心态,重视心理与身体的双重健康,是应对抑郁症的关键。若自己或身边人出现持续低落情绪,建议尽早寻求专业医生或心理咨询师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