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茂静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肺气肿没有传染性,它是一种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主要因长期吸烟、有害气体刺激或遗传等原因导致肺部结构损坏,与细菌或病毒引发的传染性疾病不同。治疗方面需从病因着手,进行对症处理,例如戒烟、药物治疗、肺部康复训练等。
1肺气肿的主要病因
肺气肿不会在人与人之间传染,其形成是由于肺组织的弹性减弱和肺泡壁的破坏,导致气体交换功能受损。吸烟是肺气肿的首要诱因,烟草中的有害化学物质可直接损害肺泡壁;职业暴露如长期吸入粉尘、化学气体与空气污染也可能成为外界因素;少数患者发生肺气肿与遗传有关,例如缺乏α1抗胰蛋白酶的个体更容易发病。了解病因后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是十分重要的,如戒烟、避免接触刺激性物质。
2肺气肿的治疗方法
肺气肿虽无法完全治愈,但通过科学的治疗可缓解症状,改善生活质量。
1戒烟与环境控制:戒烟是控制病情的首要措施;改善居住环境,减少有害气体及粉尘暴露,可以避免进一步损害肺部功能。
2药物治疗:常用的药物包括①支气管扩张剂如沙丁胺醇、异丙托溴铵以缓解气道阻力;②吸入型激素如布地奈德减少肺部炎症;③黏液溶解剂增强痰液排出效果。
3肺部康复与运动:通过定期进行低强度、有氧运动如慢跑、散步,改善肺功能;辅助呼吸训练,例如缩唇呼吸,让患者学会更有效用力排出二氧化碳。
4重症患者可能需要吸氧治疗,甚至考虑肺移植。但此类手术往往风险较高,需经过详细评估。
3如何预防或延缓肺气肿发展
养成健康的生活习惯尤为重要。避免吸烟和二手烟是关键;在有害气体环境中作业时使用防护设施;长期保持运动锻炼有助于增强肺功能。如果家族有肺气肿病史,提早进行体检,及早发现和干预也能降低风险。
肺气肿虽然不可治愈,但并不会传染,通过早期诊断和干预,患者仍可过上相对正常的生活。重视健康管理,避免不良习惯的积累,是预防与控制该疾病的基础。若出现呼吸急促、久咳不愈等症状,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