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海林
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针灸可以有效缓解因压力、情绪失调或身体不适引起的失眠,但不能完全根治所有类型的失眠,还需结合具体病因选择综合治疗方法。通过疏通经络、调和气血,针灸在调节神经系统、改善睡眠质量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病因不同,疗效可能存在个体差异。
1、针灸对失眠的作用机制
失眠可能与神经系统的过度兴奋、气血运行失调有关。针灸通过刺激特定穴位如神门、三阴交、百会等,能够调节患者的神经系统活动,降低过度活跃的交感神经兴奋性,从而减轻焦虑、镇静心神,有助于改善睡眠。同时,针灸还可以促进脑部微循环,提升大脑供氧,对因睡眠障碍导致的头痛、乏力等症状也有一定缓解效果。但针灸的效果往往是逐渐显现的,建议在专业医生的指导下坚持按疗程治疗。
2、针灸适合的失眠类型
针灸对于因情绪紧张、压力大、体虚、气血不足等功能性失眠效果较好,而对于由器质性疾病如抑郁症、中枢神经疾病、甲状腺功能异常等引起的失眠,需明确病因,并结合药物或心理治疗方式,针灸仅能作为辅助治疗手段。轻度失眠患者或偶发性睡眠障碍更容易通过针灸调整恢复正常,而长期顽固性失眠的治疗周期可能较长。
3、针灸治疗注意事项
治疗失眠的常用穴位包括神门穴帮助安神、缓解焦虑、三阴交穴调节内分泌、放松心情和百会穴疏通头部经络、促进睡眠,针灸师会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穴位并制定个性化方案。针灸治疗前,患者需要保持轻松的状态,避免空腹或过饱,治疗后应注意饮食清淡、早睡早起,配合保持规律的作息和适量的运动,才能提升疗效。
针灸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失眠,但治疗效果因人而异。如果长期失眠影响生活,应尽早前往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明确具体病因,并制定针对性方案,以达到更好的恢复效果。采取科学、安全的方式管理失眠,才能真正改善健康状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