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镛
山东省立医院
主任医师
糖尿病酮症是一种因胰岛素严重不足导致体内脂肪快速分解产生大量酮体的急性代谢紊乱,易危及生命,通常由糖尿病控制不佳、感染或应激等诱因引发。要预防和治疗糖尿病酮症,需要强化血糖管理,及时补液、电解质平衡和监测酮体水平,并根治诱发因素。
1、糖尿病酮症的原因
糖尿病酮症主要源于胰岛素严重不足或对胰岛素的需求急剧增加。包括以下原因:
遗传因素:1型糖尿病患者因遗传致胰岛素缺乏,这使得他们更易在胰岛素不足时发生酮症。
环境因素:感染、压力或外伤可刺激升糖激素如肾上腺素和皮质醇的分泌,进一步消耗胰岛素储备,增加酮体生成风险。
生理因素:维持血糖平衡需要胰岛素,而胰腺功能明显减退会使机体转而分解脂肪以提供能量,产生的酮体过多并在血液中聚集导致酮症。
病理因素:糖尿病患者未按医嘱注射胰岛素、饮食紊乱或强行减重,都可能导致血糖快速飙升并诱发酮症。
2、糖尿病酮症的治疗
针对糖尿病酮症,必须及早干预:
补充胰岛素:常通过静脉输注快速起效的短效胰岛素,如普通胰岛素,控制血糖并停止脂肪分解。
纠正脱水状态:大多数糖尿病酮症病人因为高血糖利尿作用导致严重脱水,因此需要静脉补液,用含电解质的生理盐水逐渐纠正水分不足。
调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常用氯化钾补充钾离子,必要时联合碳酸氢钠改善酸中毒状态。
3、糖尿病酮症的预防
均衡饮食及规律用药:科学安排碳水化合物摄入,避免低血糖,同时按剂量规律注射胰岛素。
密切监测血糖和酮体:特别是感冒、外伤等应激状态时,每日监测血糖和尿酮体以便早发现问题。
克服感染和应激:感染时及时就诊、使用抗生素控制病情,避免大起大落的情绪波动对血糖平衡的干扰。
糖尿病酮症危害大,但可通过科学管理和及时治疗及早控制,糖尿病患者应加强病情监测,遵从医嘱调整治疗方案,并在高风险因素出现时迅速采取干预行动。长期规律的血糖管理是保护健康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