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绞痛抗凝治疗可通过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替格瑞洛等药物进行。心绞痛通常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血栓形成等因素有关,通常表现为胸痛、胸闷等症状。
1、阿司匹林:阿司匹林是一种抗血小板药物,通过抑制血小板聚集减少血栓形成风险。常用剂量为每日75-100毫克,口服肠溶片剂。长期使用可降低心肌梗死和卒中的发生率,但需注意胃肠道出血风险。
2、氯吡格雷:氯吡格雷是一种P2Y12受体拮抗剂,通过阻断血小板活化减少血栓形成。常用剂量为每日75毫克,口服片剂。适用于对阿司匹林不耐受或需要更强抗血小板治疗的患者,需注意出血风险。
3、替格瑞洛:替格瑞洛是一种新型P2Y12受体拮抗剂,起效快、作用强。常用剂量为每日两次,每次90毫克,口服片剂。适用于急性冠脉综合征患者,需注意出血和呼吸困难等副作用。
4、肝素:肝素是一种抗凝剂,通过抑制凝血酶和凝血因子Xa减少血栓形成。常用剂量为每日5000-10000单位,皮下注射。适用于急性心绞痛或需快速抗凝治疗的患者,需监测凝血功能。
5、华法林:华法林是一种口服抗凝剂,通过抑制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减少血栓形成。常用剂量为每日2.5-5毫克,口服片剂。适用于合并房颤或深静脉血栓的患者,需定期监测国际标准化比值。
心绞痛患者在日常护理中应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如增加蔬菜、水果和全谷类摄入,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适度运动如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改善心血管健康。定期监测血压、血糖和血脂水平,戒烟限酒,保持良好心态,避免情绪波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