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心血管内科

颅内动脉硬化严重么

| 1人回答 | 60次阅读

问题描述:
颅内动脉硬化严重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婷婷
李婷婷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副主任医师
颅内动脉硬化可能导致严重的脑血管疾病,如中风,因此需要高度警惕并及时治疗。它的严重程度取决于病变范围和程度,可通过干预生活方式、药物治疗和必要时的手术来控制病情。
1、什么是颅内动脉硬化及其原因
颅内动脉硬化指供应脑部血液的动脉因脂质沉积、钙化或其他病理变化而失去弹性,导致血流受阻。这种情况通常由遗传、生活习惯不良如高脂饮食、吸烟,或慢性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引发。年龄增长及长期压力也是重要因素。
2、颅内动脉硬化的危害
动脉硬化一旦导致血管严重狭窄或阻塞,可能引发严重后果,尤其是缺血性中风。这种疾病往往突发,严重影响脑功能,甚至可能危及生命。它还可导致慢性脑供血不足,引起记忆力减退、头晕等神经功能异常。
3、如何检查和确诊
通常通过颅内CT血管造影CTA、磁共振血管成像MRA以及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等影像学检查确认病情。体检时应结合血液检查监测血脂、血糖水平以及高血压的控制状况。
4、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 他汀类药物如阿托伐他汀用于降低血脂和抗炎;
* 抗血小板药物如阿司匹林减少血栓风险;
* 降血压药物如普利类药物帮助稳定动脉硬化进程。
手术治疗:
对于药物控制效果不佳或硬化严重的情况,可选择介入治疗如支架植入术、血管内切开术或搭桥手术帮助重建血流。
生活方式干预:
* 坚持清淡饮食,减少盐分及高脂肪摄入;
* 每周规律中等强度运动,如快走或游泳150分钟;
* 减轻压力并戒烟限酒。
颅内动脉硬化需引起重视,特别对于高危人群,通过科学的检查、治疗和生活干预手段,能够大大降低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和危害。如果怀疑自身有相关症状或属于高危人群,应尽早就医评估,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以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出现。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儿童正常心率是多少次

儿童的正常心率会因年龄的不同而有所变化,一般情况下,新生儿心率为100-160次/分钟,婴幼儿为90-150次/分钟,学龄前儿童为80-140次/分钟,学龄期儿童为70-120次/分钟。心率的变化受多个因素影响,一旦心率持续异常,需要及时就医排查潜在问题。 1、年龄对正常心率的影响 儿童心率的正常范围不一,具体取决于他们的年龄段。新生儿由于新陈代谢快,心率较高,而随着年龄增长,心率逐渐下降。例如: 新生儿0-1月:100-160次/分钟。 婴儿1-12月:90-150次/分钟。 学龄前儿童1-5岁:80-140次/分钟。 学龄期儿童6-12岁:70-120次/分钟。 家长可以通过触摸孩子手腕、颈部或心脏位置来测量脉搏,确保心率在正常范围内。 2、外部因素对儿童心率的影响 情绪波动、运动、环境温度和身体状态都会引起心率变化。例如:孩子在跑步或玩耍后,心率可能会上升到正常范围的高限,而在睡眠休息时,心率可能会下降到低限。另外,发烧会加快心率,一般身体温度每升高1℃,心率增加约10次/分钟。如果心率偏离正常范围并伴随不舒服症状,需寻求专业医疗建议。 3、异常心率的潜在原因和应对方法 如果发现儿童心率过快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动过缓,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 心理压力或过度疲劳:建议帮助孩子放松,保证充足睡眠,并平衡日常活动和休息。 电解质紊乱或脱水:适量补充水分和营养,如选择富含钾和镁的饮品或食物,如香蕉、牛油果、菠菜等。 心脏问题:如房颤或先天性心脏病,需要进一步检查,可能会使用药物如β受体阻滞剂或手术如心脏起搏器植入。 药物影响:某些药物可能会改变心率,需核查儿童近期服用的药物并告知 了解儿童的正常心率范围,并能迅速辨别变化是否异常,对孩子的健康监测尤为重要。若心率异常持续超过五分钟或伴随其他症状如胸痛、呼吸急促,请尽快前往医院进一步检查,确保得到及时、有效的诊治,为孩子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