袁晓勇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身体发热通常是由感染、炎症、环境因素或内分泌异常等引起的,应根据具体原因采取适当的应对措施。如果伴随着其他明显症状且发热持续时间较长,建议及时就医查明原因。
1、感染因素
感染是导致身体发热最常见的原因,通常表现为由病毒、细菌或其他病原体引起的发热反应。例如感冒、肺炎、扁桃体炎都会引发发热,因为在免疫系统抵抗感染时,体温会升高以遏制病原体生长。应对这类发热时,可以通过退烧药如对乙酰氨基酚等控制体温,同时需明确感染源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抗生素或抗病毒药物。
2、炎症和免疫相关疾病
非感染性的炎症性疾病如类风湿性关节炎、系统性红斑狼疮等也会导致发热。这通常是由于免疫系统被过度激活,引起全身性炎症反应。针对这种情况,需要检查炎症标志物,并根据医嘱使用抗炎药如布洛芬或激素类药物如泼尼松缓解症状。
3、环境和外部因素影响
热环境或中暑也可能引发身体发热。当长时间暴露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中,或剧烈运动后散热不畅时,体温会飙升。这种情况下,应尽快脱离高温环境,补充水分,并通过物理降温如冷敷或洗冷水澡降温,以防出现更严重的中暑症状。
4、内分泌和甲状腺功能异常
甲亢甲状腺功能亢进会引起体内代谢率加快,从而表现为全身发热、出汗等。情绪压力等也可能通过调节机制异常而引发短暂性发热。需通过抽血检查甲状腺功能,若确诊甲亢,可使用抗甲状腺药物如丙硫氧嘧啶或甲巯咪唑调节。
5、其他疾病或病理性因素
如恶性肿瘤、结核病或其他慢性疾病可能以长期低热为主要表现。此时应尽快进行专业检查,比如血液检查或影像学检查,必要时采取化疗、抗结核治疗等针对性干预。
若发热轻微且没有其他明显的不适,可通过多喝水、保持休息等方式自行缓解,但长期发热或高热需立即就医处理。身体发热是多种疾病的信号,必须结合其他症状和检查结果明确病因,方能对症下药,切勿忽视或拖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