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天奇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脑梗死通常由神经内科负责诊治,由于其涉及脑部血液循环障碍及神经系统功能,患者应尽快前往医院神经内科诊断并接受治疗,同时根据病情可能需要多学科协作,包括康复科、心血管内科和营养科等辅助支持。
1、脑梗死属于神经内科的主要诊治范围
脑梗死指因脑部血液供应障碍导致脑组织缺氧坏死,主要症状包括偏瘫、语言障碍、感觉异常或突发头晕等。神经内科医生专业处理脑梗死及其他神经系统相关疾病,可以通过详细的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如CT、MRI明确诊断,并制定治疗方案。
2、辅助科室的支持
在脑梗死的治疗中,除了神经内科,还可能需要其他科室协作。康复科帮助患者在病后进行语言、肢体功能的恢复训练;心血管内科帮助评估和治疗相关风险因素,如高血压、房颤等;营养科可以指导脑梗死患者的饮食调整,预防并发症复发。
3、脑梗死的治疗与护理
常见治疗方法包括:1溶栓:在发病4.5小时内使用静脉溶栓药物如阿替普酶恢复血流;2抗凝:对高凝状态的患者,使用华法林或新型抗凝药;3介入手术如动脉取栓术;4康复治疗:针对偏瘫、失语等功能损伤患者设计个性化治疗方案。同时,需要结合调整生活方式,例如低盐低脂饮食、戒烟戒酒、适当运动等,有效预防后续再发风险。
脑梗死是一种重症状况,患者一旦出现疑似症状,应尽快前往神经内科就诊以预防病情恶化。治疗和康复期间,要严格听从医嘱并进行长期的生活管理,改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