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江强
瑞安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脚面骨折伴随肌肉萎缩需要及时采取康复治疗,包括医疗干预与功能锻炼,以促进骨骼愈合和肌肉功能恢复。早期治疗通常关注骨折固定和避免肌肉进一步萎缩,后期通过康复锻炼、物理治疗和营养支持改善肌肉状态。
1、医疗干预方面的建议
骨折后的早期康复治疗是关键。骨折部位通常需要通过石膏固定、夹板或手术内固定如钢板、螺钉等方式稳定骨骼,避免二次损伤。如果骨折导致严重的血液循环受阻或神经受压,应及时评估并采取手术减压或血液循环恢复措施。在肌肉萎缩时,可以通过电刺激治疗如肌电刺激仪促进肌肉的被动收缩,帮助维持肌肉张力,减缓萎缩进程。
2、进行循序渐进的康复锻炼
骨折愈合后,肌肉萎缩可能会影响活动能力,因此需要在专业指导下开展适量的康复运动。例如:
被动运动:在早期无法自行活动时,可由康复师帮助进行关节活动练习,如脚踝的轻微屈伸活动。
主动运动:在骨折愈合稳定后,尝试腿部伸直、轻微的脚踝活动或负重步行练习逐步恢复肌肉力量。
抗阻训练:恢复至一定阶段,可以使用弹力带或者简单的器械进行脚踝抗阻运动,进一步提高肌肉力量。
3、营养和护理的重要性
骨折和肌肉萎缩的恢复过程中,营养支持不容忽视。饮食中应注意增加高蛋白、高钙质食物的摄入,如鱼类、鸡蛋、乳制品等。同时补充适量的维生素D,促进钙吸收。必要时,可在医生建议下补充氨糖、软骨素等营养补剂,进一步促进骨骼和肌肉的代谢代偿能力。日常中要注意避免长期卧床,哪怕轻微活动,也能减缓肌肉萎缩的进程。
脚面骨折伴随肌肉萎缩如果能积极接受医疗干预并配合康复训练和科学营养支持,可以显著提高恢复的效果。建议在每一阶段都定期与医生或康复师沟通,调整个性化治疗计划。身体有任何异常,应立即就医,避免延误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