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心胸外科

心脏搭桥手术后,一般还能活几年

| 1人回答 | 86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脏搭桥手术后,一般还能活几年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宏
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心脏搭桥手术后患者的预期寿命因人而异,主要取决于术后护理、生活习惯和基础健康状况。术后10年生存率约为60%-80%,关键在于严格控制风险因素和定期随访。
1、术后护理对寿命的影响
心脏搭桥手术通过改善心脏供血缓解症状,但术后护理至关重要。患者需遵医嘱服药,如抗血小板药物阿司匹林、氯吡格雷、降脂药物他汀类和降压药物ACE抑制剂。定期复查心电图、心脏超声和血液指标,监测心脏功能变化。术后康复训练也必不可少,包括有氧运动步行、游泳和力量训练,逐步恢复体力。
2、生活习惯的调整
健康的生活方式能显著延长术后寿命。饮食上,采用低盐、低脂、高纤维的饮食模式,如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物,减少红肉和加工食品摄入。戒烟限酒是硬性要求,吸烟会加速血管硬化,饮酒则可能干扰药物效果。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度紧张和焦虑,可通过冥想、瑜伽等方式缓解压力。
3、基础健康状况的改善
合并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和高血脂需严格控制。糖尿病患者需定期监测血糖,必要时调整胰岛素用量。高血压患者应保持血压在130/80 mmHg以下,高血脂患者需将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控制在1.8 mmol/L以下。肥胖患者需通过饮食和运动减重,目标体重指数BMI控制在18.5-24.9之间。
心脏搭桥手术后,患者通过科学的术后护理、健康的生活习惯和基础疾病的控制,可以显著延长寿命并提高生活质量。定期随访和与医生的密切沟通是关键,任何不适症状都应及时就医。术后患者应保持积极心态,遵循医嘱,逐步恢复健康生活。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CT能查出来肺结核吗

CT可以查出肺结核,特别是在早期或不典型肺结核中,CT检查对于发现细微病灶和评估病情有独特的优势。常规检查手段如胸片、痰检等适合筛查和确诊,而CT对辅助诊断复杂或难以明确的肺结核具有重要作用。 1、CT能发现肺结核的什么特征? CT检查在显示肺结核病灶细节方面具有高分辨率,能帮助发现胸片难以观察的病变区域。例如,它可以检测到肺部的结节状影、空洞性病变、纤维化、支气管扩张等特征。对于怀疑活动性肺结核的患者,CT也能评估病变范围以及是否存在淋巴结肿大或胸腔积液,从而协助医生判断病情的严重程度。 2、什么时候需要通过CT排查肺结核? CT通常作为补充检查,使用于特殊临床情况,例如: 病人有明显肺结核临床症状咳嗽、咳痰、低烧、盗汗等,但胸片结果不明确时; 已被确诊为肺结核,但需要更精准地判断病变范围和累及的周围组织; 怀疑有耐药性结核或复发性结核病病史的情况下,更详细了解患者肺部情况。 3、如何治疗肺结核? 肺结核的治疗需进行规范的抗结核药物治疗,疗程通常为6-9个月,具体治疗方法包括: 药物治疗:常规药物包括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和乙胺丁醇,根据医生指导联合用药; 手术治疗:对于严重并发症如巨大空洞或反复出血可能需要考虑外科手术介入; 辅助治疗:注意良好的营养支持,补充优质蛋白,避免吸烟酗酒,定期复查。 CT是一种重要的影像学诊断工具,但也不能完全代替传统的筛查手段。怀疑肺结核的情况下,需结合症状、痰检等多种检查结果综合判断,及时到正规医院进行确诊并接受规范治疗。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