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中医 > 中医保健 > 经络穴位

心俞穴的简便定位

| 1人回答 | 81次阅读

问题描述:
心俞穴的简便定位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长生
刘长生 浙医二院 副主任医师
心俞穴位于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是心脏相关疾病及情绪调节的重要经穴,其定位简便可通过找到第5胸椎,并向两侧水平延伸1.5寸来确定。作为一个常用穴位,心俞穴的定位精确性对于发挥其功效至关重要。
1、寻找心俞穴的基本方法
心俞穴是足太阳膀胱经的重要穴位,位于背部第5胸椎棘突下,旁开1.5寸。快速定位时,首先可让人正坐或俯卧,以双肩作为对称参照点触摸顶部凸起明显的颈椎第7棘突,然后向下数到第5胸椎的位置。此后横向平移1.5寸,约相当于2、个横指的宽度,即为心俞穴的精准位置。
2辅助定位的技巧
为了更好地找到心俞穴,可结合体表特征与特定的工具。如在俯卧位时沿着两侧肩胛骨内缘滑动的骨间凹处,也有助对心俞的位置确认。可以量取个人无名指中节横纹的宽度,这段长度在大多数人体格下近似1寸,进一步校准1.5寸的距离。
3、心俞穴的常用作用及保健按摩方法
心俞为心脏的背俞穴,经常按摩或艾灸心俞穴可以缓解心慌、胸闷等症状,同时对于缓解焦虑和失眠也有一定功效。用拇指按压此穴时,可保持力度适中,持续按压3-5分钟,循环重复3次。如使用艾条进行灸疗,则每次灸10分钟左右,每周坚持3次即可。
心俞穴是一个简单易找的穴位,但需要细致的定位与操作才能发挥最大功效。日常生活中合理刺激心俞穴,不仅可以改善相关疾病症状,还能起到保健的作用。提醒大家,若症状持续不适,仍应优先寻求专业医生的建议。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针灸穴位都有哪些

针灸穴位包括十四经脉上的361个腧穴,以及一些经外奇穴,这些穴位分布于全身,不同穴位具有不同的功能和作用。常见的穴位包括头部的百会穴、四神聪,四肢的合谷穴、足三里,以及背部的大椎穴等,针灸通过刺激这些穴位,调节气血,改善人体功能。 1、十四经脉的腧穴 十四经脉包括十二正经和两条经外奇经任脉与督脉,其中的361个腧穴是针灸治疗的主要对象。例如: 头部区域:百会穴位于头顶部,可以用于治疗头痛、失眠、眩晕等;四神聪则常用于缓解记忆力下降、改善注意力。 躯干区域:大椎穴位于背部第七颈椎下方,用于调节发热、感冒等症状。檀中穴位于胸部,用于缓解咳嗽、胸闷。 四肢区域:合谷穴位于手部,用于缓解头痛、牙痛;足三里位于小腿外侧,用于调理消化功能、增强免疫力。 2、经外奇穴 经外奇穴是指不在十四经脉分布范围内,但有明显治疗效果的穴位,例如: 耳垂的耳穴:用于改善失眠、缓解焦虑。 手背的腰痛点:用于治疗急性腰痛。 3、穴位的作用原理和选择 穴位通过“疏通经络、调节气血”对人体产生作用。例如,刺激关元穴、气海穴可以调节元气,对于内分泌失调、脾肾气不足的人群尤为有效;刺激印堂穴往往能起到安神定志作用,缓解抑郁和焦虑症状。针灸师会根据患者症状和病因选择相关穴位,同时考虑个体化差异,制定适合的治疗方案。 针灸穴位的选择和使用必须由专业针灸医师执行,自行尝试可能引起意外后果。建议对于出现慢性疾病或急性疼痛的人群,务必寻求专业针灸师帮助,确保疗效和安全性。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