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骨折过早走路有什么后果

| 1人回答 | 49次阅读

问题描述:
骨折过早走路有什么后果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马伟
马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骨折过早走路可能导致骨骼愈合异常、延长康复时间甚至引发二次骨折,因此骨折患者应严格遵医嘱恢复,避免提前负重。以下是骨折过早走路可能的具体后果、原因分析及应对建议。
1骨骼愈合不良
骨折早期,骨骼需要稳定环境进行愈合。过早走路会导致骨折部位移动、不对齐或稳定性不足,影响骨痂的形成甚至导致错位愈合又称为畸形愈合。这可能引发需要再次手术修复的严重问题。患者应严格遵医嘱使用石膏、夹板等固定装置,并定期复查X光,确保骨折正常愈合。
2延长康复时间
过早走路会给骨折部位施加额外的负担,影响愈合速度,延长康复期。有些患者甚至因为反复受力造成骨折部位加剧损伤,需重新治疗,康复进度被迫重新开始。康复期内,可通过适度的无负重运动如卧床抬腿或佩戴护具进行上肢活动促进血液循环和肌肉活动,但要避免对骨折处施加压力。
3引发二次骨折及并发症
未完全愈合的骨骼在负重情况下容易导致二次骨折,尤其是重量承载较多的下肢骨折。同时,不正确的负重恢复还可能引发关节损伤、血管压迫以及神经损伤等严重并发症。患者在恢复行走能力前,应在医生指导下循序渐进地进行负重训练。
避免骨折过早走路,需要遵循以下建议:
确保骨折部位的完全固定,听从医生的康复计划。
按时复查骨折愈合情况,包括X光检查、功能评估。
逐步进行康复训练,如利用助行器或支具辅助逐步恢复活动能力。
骨折后恢复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过早走路不仅可能延误康复,还可能对骨骼造成难以逆转的伤害。患者需保持耐心,严格按照医生制定的分阶段康复计划实施行动,确保骨折的完全康复。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膝关节炎分为哪几类

膝关节炎主要可分为骨关节炎、类风湿性关节炎、痛风性关节炎和创伤性关节炎四种类型,每种类型的病因、症状和治疗方法各有不同。了解它们的特征和护理方法,有助于选择适合的治疗手段。 1、骨关节炎膝骨性关节炎 这是膝关节炎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多见于中老年群体。它主要由于软骨磨损、退化引起,常表现为膝关节疼痛、僵硬和活动受限,早期晨起后症状更明显。 建议:早期可以采用物理治疗,比如热敷、理疗,配合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疼痛。严重者可考虑关节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润滑,甚至进行关节置换手术。 日常护理:保持适度活动,可以尝试游泳或骑自行车,避免高强度跑步等活动。注意控制体重减轻关节负担。 2、类风湿性关节炎 这是自身免疫系统异常引起的炎症性关节炎,可能影响多个关节。膝关节受累时会出现持续性肿胀、疼痛,伴有晨僵现象,严重者可导致关节变形。 建议:确定诊断后,通常使用抗风湿药物如甲氨蝶呤控制病情,结合激素治疗减轻炎症。还可结合理疗改善关节功能。 日常护理:避免受凉,定期检查关节功能状态,适量进行伸展性康复训练。 3、痛风性关节炎 痛风主要是由于尿酸盐结晶沉积在关节,导致炎症反应,膝关节的剧烈疼痛、红肿感常在夜间或喝酒后突然加剧发作。 建议:急性期服用秋水仙碱或非甾体抗炎药缓解疼痛,同时控制尿酸水平如应用非布司他。 日常护理:严格控制高嘌呤饮食如减少摄入动物内脏和海鲜,多喝水促进尿酸排泄,保持清淡饮食。 4、创伤性关节炎 常因外伤、手术后遗症或关节的过度劳损导致,症状可能包括疼痛、压痛及活动受限。 建议:轻度的创伤性关节炎可以通过休息、冷敷以及使用护膝缓解疼痛。针对骨折或严重损伤的患者,可能需要手术修复关节结构,如关节镜手术。 日常护理:避免高强度负荷,休息与适度康复训练结合,佩戴护具保护关节。 膝关节炎根据不同类型的病因和表现症状需区别对待,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后制定个性化治疗方案十分重要。趁早采取科学的治疗和护理措施,可以有效延缓膝关节退化的进程,提升生活质量。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