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肝胆外科 > 肝硬化

怎样检查是否为肝硬化

| 1人回答 | 78次阅读

问题描述:
怎样检查是否为肝硬化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张春香
张春香 海南三亚解放军425医院 副主任医师
肝硬化的检查可以通过体检、实验室检测、影像学检查以及病理活检来明确病情,发现可疑症状应尽早就医,以避免延误治疗。
1、自我观察和体检
肝硬化早期可能会有疲乏、厌食、腹胀、皮肤发黄等表现,晚期则可能发展为腹水、下肢水肿、皮肤蜘蛛痣等外显症状。医生体检时会重点关注肝脏是否增大、触痛、质地变化等明显的物理性异常,患者可以主动提供平时的症状和用药史。
2、实验室检测
通过血液检查可初步筛查肝功能异常。重点指标包括:
肝功能检测:谷丙转氨酶ALT、谷草转氨酶AST、总胆红素TBIL等反映肝细胞及胆红素代谢是否正常。
凝血功能:如凝血酶原时间PT延长表明肝脏机能受损。
乙肝、丙肝病毒标志物:排查慢性肝病导致的肝硬化可能性。
3、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检查是诊断肝硬化的重要手段。常用方法包括:
腹部B超检查:观察肝脏表面是否粗糙不平、肝脏萎缩以及门静脉压力升高等特征。B超无创且便捷,适合初步诊断。
CT或磁共振成像MRI:用于进一步查看肝脏的形态学变化和组织细节,对发现早期肝硬化更敏感。
弹性成像技术FibroScan:通过测量肝脏硬度定量评估肝纤维化程度,帮助判断是否发展为肝硬化。
4、病理活检
对于无法通过其他手段确诊的疑难病例,肝组织活检可以确凿证实是否存在肝硬化。医生用穿刺针从患者肝脏中取出微量组织样本,通过显微镜观察纤维化和细胞变化。此方法虽然准确,但属于有创性检查,一般作为最后选择。
肝硬化早期可能症状不明显,因此中高危人群如乙肝、丙肝患者或长期饮酒者应定期筛查肝功能,必要时进行进一步检查以尽早发现问题。明确诊断需遵循坚持规范检查并及时治疗,保证病情能在早期得到有效控制。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肝硬化会引起胃出血吗

肝硬化确实可能引起胃出血,主要是由于门静脉高压导致的胃底或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出血,以及胃黏膜病变。及时就医和科学治疗是控制病情的关键。 1、为什么肝硬化会导致胃出血? 肝硬化是一种慢性肝病,其特征是肝脏纤维化和血液循环受阻,造成门静脉内压力升高门静脉高压。这种压力会引起食管和胃底静脉扩张,当压力过大时,静脉可能破裂导致大出血。肝硬化患者肝功能损伤,凝血功能下降,胃黏膜保护减弱,也容易引发胃出血。 2、肝硬化引起胃出血的症状及危险信号 胃出血的症状通常表现为呕血鲜红色或咖啡色的血液、黑便、头晕、胸闷甚至休克。如果出现这些症状,应警惕胃大出血的风险,立刻前往医院急诊科接受检查和治疗。 3、肝硬化导致胃出血怎么办? 为了有效应对胃出血,采取以下处理方法: 药物治疗: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情况开具以下三类药物: 1止血药物:如酚磺乙胺,帮助减少出血量。 2降低门静脉压力药物:如奥曲肽,可显著降低静脉压力。 3抗酸药物:如质子泵抑制剂奥美拉唑,减轻胃酸腐蚀胃黏膜。 内镜治疗:进行胃镜检查后,可能需要采取静脉曲张套扎或硬化治疗,通过手术封闭出血点。这是治疗消化道静脉曲张最常用的方法。 手术治疗:对药物和内镜治疗无效的患者,可能需要肝移植或分流手术如TIPS来减轻门静脉高压。 4、如何预防肝硬化引起的胃出血? 1健康饮食:肝硬化患者应避免含酒精、高脂肪、高盐类饮食,多吃新鲜蔬菜、水果,补充维生素和优质蛋白质。 2定期检查:定期进行门静脉压力监测、胃镜检查,尽早发现静脉曲张或胃黏膜病变的早期迹象。 3按时服药:遵从医嘱规范用药,避免自行停药,确保病情稳定。 肝硬化引起的胃出血不仅对健康造成严重威胁,还可能有生命危险。肝硬化患者出现呕血或黑色大便时,应立即就医治疗,同时定期随访和科学管理病情,可有效预防和减少此类并发症的发生。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