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骨科 > 脊柱外科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和下肢疼痛的特点是什么

| 1人回答 | 39次阅读

问题描述: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腰痛和下肢疼痛的特点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刘磊
刘磊 河南中医学院一附院 副主任医师
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的腰痛多表现为局部钝痛或刺痛,下肢疼痛通常呈放射性,沿坐骨神经的分布区域向下延伸,并可能伴随麻木和无力。这些症状与神经受压的程度和突出物位置密切相关,应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采取针对性治疗。
1、腰椎间盘突出症导致腰痛的特点
腰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最常见的症状。当椎间盘的髓核因纤维环破裂突出,压迫到周围的软组织或神经,会引起局部炎症和肌肉痉挛,患者常感到持续性钝痛或难以忍受的刺痛。这种疼痛通常在久坐、久站、弯腰或用力提重物时加重,而卧床休息或改变体位后会有所缓解。如果突出物靠近腰椎后方,可能进一步刺激韧带,导致腰部僵硬感。
2、下肢疼痛与放射痛的表现
下肢放射性疼痛是腰椎间盘突出症的典型表现。
疼痛主要沿坐骨神经的分布区域延伸从臀部、大腿后侧一直到小腿外侧或足部,是一种“牵扯样”或“电击式”的剧痛,常发生在单侧。
疼痛的部位取决于神经受压的位置,比如L4/L5椎间盘突出多导致小腿外侧或足背区域的放射痛,而L5/S1突出神经根时疼痛更多表现为脚底或足跟。
症状可能由打喷嚏、咳嗽或其他增加腹压的动作诱发,并伴随下肢麻木、刺痛甚至肌肉无力。
3、如何应对腰椎间盘突出症引起的疼痛
药物治疗:① 使用NSAIDs非甾体抗炎药如布洛芬缓解炎症和疼痛;② 口服或外用局部止痛剂;③ 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使用神经阻滞类药物如哌替啶。
物理治疗:常见方法包括牵引治疗、热敷按摩以及激光或超声波理疗,通过减轻神经压迫和肌肉痉挛来缓解疼痛。
微创手术:对于长期保守治疗无效或伴有严重神经症状的患者,椎间孔镜技术或射频消融术等微创手段是一种相对安全有效的选择。
运动与日常护理:① 适度练习核心肌群稳定练习如平板支撑;② 避免久坐或采取消极体位,定期活动改善腰椎肌肉负担;③ 使用符合人体工学的座椅和床垫。
腰椎间盘突出症引发的腰痛和下肢疼痛应引起重视,尤其是当症状持续加重或影响正常生活时,需及时寻求专业医疗机构的帮助。通过科学的治疗与日常调理,多数患者可以实现症状缓解甚至恢复正常生活状态。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颈椎病针灸后肩膀疼怎么办

颈椎病针灸后肩膀疼可能与肌肉的暂时性刺激、针刺部位的反应或治疗过程中的姿势相关,通常是短期的不适,可通过热敷、适当活动和医生指导下的护理缓解症状;如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尽快就医排查潜在问题。 1、肌肉暂时性刺激引起的反应 针灸治疗过程中可能刺激到肩膀的肌肉或神经,导致局部短期酸痛。这种情况通常是正常的生理反应,可通过热敷缓解肌肉紧张,建议每天热敷15-20分钟,注意水温不要过高,以免烫伤。同时,轻柔进行肩颈部伸展活动也有助于缓解疼痛。例如,分别尝试头部侧偏、轻微转动动作,但动作要尽量轻柔、不用力。 2、针刺部位不适或误操作 若针刺部位不当或患者体质较敏感,针灸后可能引起肩膀酸痛或压力感。此时应避免劳累及局部承重,可以涂抹抗炎止痛药膏如扶他林软膏来缓解局部症状。患者在针灸疗程中,应确保治疗由专业针灸师操作,避免因技法不当引发不必要的不适。 3、治疗中的姿势问题 针灸过程中若姿势长时间僵硬或保持不正确,可能导致肩颈部肌肉紧张,从而治疗后出现肩膀疼痛。为避免问题再次发生,可以提醒针灸师在操作前协助调整舒适的躺卧姿势。针灸结束后15分钟内尽量避免剧烈活动或重体力劳动。 肩膀疼痛通常在短时间内可缓解,但如果疼痛持续超过3天或疼痛范围扩大,需警惕潜在的感染、神经损伤或其他并发症,应立即就医并详细告知医生症状。 疼痛大多数与生理性反应或轻微的操作问题相关,可通过上述调整有效化解。如疼痛严重,需尽快咨询专业医生以进一步处理,确保治疗效果的同时避免潜在风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