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英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主任医师
肋骨撞伤后不肿但出现疼痛,通常是因软组织挤压、肋骨骨膜受损或轻微骨裂所导致,可通过休息、冰敷及必要的医疗检查确定具体问题并缓解症状。
1、软组织受损
当肋骨遭受撞击时,皮下组织、肌肉可能因外力挤压受到损伤,即使没有出现明显肿胀,也可能引发局部疼痛。此情况下,可以在受伤后24小时内进行冰敷15到20分钟一次,每隔1到2小时进行,减少深部组织炎症。同时,避免剧烈活动,确保软组织得到充分的恢复。
2、肋骨骨膜受损
肋骨表面覆盖着一层骨膜,当撞击力度较大却未达到骨折程度时,骨膜容易受到损伤,从而引起疼痛。此类伤并不会导致明显肿胀,但疼痛可能在深呼吸、咳嗽或移动肋骨时加剧。此时建议减少胸部动作,避免咳嗽或剧烈运动,可佩戴胸部护具减少活动性疼痛。如果疼痛持续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3、轻微骨裂或隐性骨折
即便肋骨碰撞后外表无肿胀,也可能存在轻微骨裂甚至隐性骨折,这种情况通常因伴随内出血不明显,外表变化并不易察觉。若怀疑骨裂,尤其是在深呼吸、按压或姿势变化时持续疼痛,建议尽快就医拍摄X光或CT检查以明确诊断。治疗上,多为非手术保守疗法,通过制动、止痛药物如对乙酰氨基酚、布洛芬或呼吸锻炼促进恢复。
4、神经反射痛
肋间神经位于肋骨间,撞击后可能因神经受到牵拉或压迫而引发疼痛。此类情况通常表现为刺痛,并可能辐射至胸部其他部位。可以在医生指导下选择非甾体抗炎药NSAIDs来缓解疼痛,也可尝试热敷或理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
肋骨撞击后的疼痛若持续超过一周或加重,务必寻求医生帮助,以免延误潜在的骨裂或内脏受损风险。平日生活中,避免肋骨再次受撞、保持正确姿势和适量运动,能够有效促进恢复并减少复发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