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华
江苏省人民医院
副主任医师
胰腺囊腺癌的检查需要结合影像学、实验室检查及组织病理学以明确诊断和分型,常见检查包括超声、CT、磁共振,以及肿瘤标志物测定和活检等。及时、全面的检查对于胰腺囊腺癌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1、影像学检查
影像学是胰腺囊腺癌诊断的重要手段。B超检查是一种简单、经济且无创的初筛方式,可发现胰腺处的囊性占位或肿块特征;腹部CT能够提供更加详细的胰腺及周围组织分辨率,对于观察囊腺癌的边界、内部钙化、局部浸润是否存在非常重要;而磁共振成像MRI和磁共振胰胆管成像MRCP则更适合对囊性结构及胰腺管变化进行高精度评估,帮助分辨恶性与良性病变。
2、实验室检测
血清肿瘤标志物如CA19-9水平升高常提示胰腺恶性肿瘤的存在,不过它并非特异性指标,其他胰腺和胆道疾病也可能引起CA19-9升高。还可能结合CEA癌胚抗原等标志物进行辅助判断。血常规、肝功能、胰腺功能及血糖检测也能帮助评估胰腺整体情况及疾病对全身的影响。
3、病理学检查
明确胰腺囊腺癌性质的“金标准”是组织病理学检查。通过影像学检查确定病灶后,可在超声或CT引导下进行细针穿刺活检,获取组织样本以进行显微观察,从而明确囊腺癌的类型及恶性程度。这项检查虽伴有一定风险,但在诊断不确定或需要进一步分型时必不可少。
4、其他辅助检查
内镜超声检查EUS是一种结合影像与内窥镜技术的检查手段,它的分辨率更高,可以精确分析胰腺囊性病变的大小、形态及内部特征,并进行活检取样。PET-CT扫描在全身转移性癌症筛查中也有重要作用。
早期发现并进行全面检查是诊断和治疗胰腺囊腺癌的关键。患者在接受检查时,要根据选择适合自身病情的检查项目,并积极配合进一步治疗。这类疾病一旦发现,建议尽早就医明确诊断,争取及时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