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感染科 > 传染科

禽流感与普通流感的区别是什么?

| 1人回答 | 70次阅读

问题描述:
禽流感与普通流感的区别是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崔界峰
崔界峰 北京回龙观医院 副主任医师
我们知道禽流感是由禽类流感病毒引起的人类疾病,它是属于流感的一种,所以症状与流感非常相似,都可以有发烧流涕,鼻塞咳嗽咽痛头痛,全身不适等流感症状,主要的区别是病死禽类的接触史,禽流感的起病往往突然发生,全身的症状比较重,很容易出现高热,体温甚至于能达到39度以上,咳嗽发冷畏寒寒颤,肌肉酸痛关节酸痛等等症状非常明显,而且禽流感的进展往往非常迅速,很多禽流感患者很快就进展为重症肺炎,并且出现呼吸窘迫呼吸困难,甚至呼吸衰竭危及生命,而普通感冒进展非常慢,常常开始出现是打喷嚏咽部疼痛,然后出现流涕鼻塞咳嗽等症状,一般普通感冒发热比较低,一般一周左右就可以自愈有自限性,如果症状比较重对症用药后短时间也会痊愈,所以流感和普通感冒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打过狂犬疫苗又被咬了还用打针吗

打过狂犬疫苗后又被咬伤是否需要再次接种,需根据暴露时间和既往免疫情况综合判断。若全程接种后3个月内再次暴露且伤口轻微,通常无须重复接种;超过3个月或存在严重暴露(如头面部咬伤、深部伤口)则需加强接种。狂犬病疫苗的免疫程序主要有暴露前预防和暴露后预防两种,具体处理建议结合暴露等级和医生评估。

全程接种狂犬疫苗后3个月内发生二次暴露,且新伤口为轻微表皮损伤时,体内抗体水平通常足以中和病毒。此时彻底清洗伤口并消毒是关键,可暂不接种疫苗。但若伤口位于神经丰富区域(如头面部、手指),或存在黏膜暴露(如眼结膜接触动物唾液),即使未满3个月仍需加强接种1-2剂疫苗。对于免疫功能低下者,无论间隔时间均建议重新评估抗体水平。

距离末次疫苗接种超过3个月再次暴露,无论伤口程度均需加强接种。全程免疫后1年内暴露者需注射2剂疫苗(0、3天程序),1-3年内暴露者需注射3剂疫苗(0、3、7天程序)。超过3年或未完成全程接种者,应按暴露后免疫程序重新接种5剂疫苗(0、3、7、14、28天)。特殊情况下如野生动物咬伤、蝙蝠接触等,即使无可见伤口也需按Ⅲ级暴露处理。

所有暴露后伤口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15分钟,再用碘伏或酒精消毒。疫苗接种期间应避免剧烈运动、饮酒及使用免疫抑制剂。若被疑似狂犬病动物咬伤,除规范处理伤口外,还需根据情况联合注射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建议暴露后及时至狂犬病暴露预防处置门诊进行专业评估,不可自行判断免疫状态。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