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青
临汾市人民医院
主任医师
反流性食管炎B级属于中度,需要引起重视且及时治疗,以防止进一步发展为更严重的病变。常见原因包括胃酸反流、生活习惯不良以及饮食刺激,可通过药物治疗、生活方式调整及必要时的手术干预来控制病情。
1、胃酸反流与病因解释
反流性食管炎的主要原因是胃酸反流进入食管,导致食管黏膜受到刺激和损伤。胃食管连接部位的括约肌功能减弱、肥胖、胃内容物滞留及长期的腹内压力过高均可能诱发反流。如果患者经常感到烧心、反酸等症状且发生频率较高,应警惕此病。
2、药物治疗是主要手段
药物治疗是反流性食管炎B级的基础治疗方式,可以迅速缓解症状并促进食管粘膜修复。具体用药包括:
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艾司奥美拉唑:有效降低胃酸分泌,减少对食管的刺激。
H2受体拮抗剂如雷尼替丁、法莫替丁:辅助质子泵抑制剂治疗,对于轻中度患者有效。
抗酸药如氢氧化铝凝胶、铝碳酸镁:缓解短期的不适感,可在症状发作时使用。
3、生活方式的改善
通过调整生活方式可以显著缓解症状并增强治疗效果,包括:
饮食调整:少食多餐,避开辛辣、油腻及酸性食物,避免饭后立即平躺。
体位管理:睡觉时头部适当垫高,减少胃酸反流的机会。
改变习惯:戒烟限酒,避免过度进餐与饮用过量碳酸饮料。
4、严重情况下的手术干预
对于长期药物治疗效果不佳或病情发展严重的患者,可能需要考虑手术。常见手术方式有:
胃底折叠术:增强胃食管连接部括约肌的功能,减少胃酸反流。
内镜下治疗:如射频治疗,可帮助改善食管括约肌功能。
反流性食管炎B级虽然属中度,但如果经常忽视症状可能导致并发食管溃疡、狭窄甚至Barrett食管,应积极治疗并注意生活方式调整,有助于预防病情进一步恶化。日常若出现明显症状加重,请及时就医以获取专业诊疗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