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宏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副主任医师
脊柱侧弯时,凸向哪一边说明弯曲的弧度朝向哪侧,也就是背部更突出的部分对应脊柱弯曲的方向,需早期明确原因并及时干预。常见原因包括遗传、长期姿势不良、肌肉或骨骼异常等,建议尽早确诊并根据病情选择适合的治疗方法,如矫正锻炼、支具固定、手术矫正等。
1、遗传因素及先天发育异常
部分脊柱侧弯存在遗传倾向,如家族中有类似病史,后代发生的风险较高。胚胎发育期间脊椎的形态异常如半椎体、椎体融合可能导致先天性侧弯。这种情况通常在幼儿期或少年期被发现。如果确诊为先天性问题,应定期影像学跟踪孩子的生长情况,必要时采取支具固定进行早期干预或进行矫正手术。
2、姿势及环境因素
长时间保持不良姿势如习惯性单边坐、过度驼背容易引发功能性侧弯。这种侧弯初期可能仅表现为轻微后背凸起,观察时不易察觉。家长或本人一旦发现后背、腰椎存在不对称,应特别注意纠正日常习惯,比如:站坐均要保持腰背挺直,避免偏向一侧,同时多进行针对性背部肌肉锻炼,比如做平板支撑、拉伸背阔肌。严重时需在医生指导下佩戴支具。
3、肌肉功能障碍及神经疾病
脊柱周围肌肉无力或其他神经损伤也会导致侧弯。例如脊髓性肌萎缩或脑瘫患者,由于肌肉失衡,支撑脊柱的力量不足,容易出现明显侧弯。这类病人需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增加背部肌力,同时密切关注变化情况,必要时进行支具矫正或手术治疗。
4、外伤及病理性因素
胸腰椎外伤如骨折、软组织损伤可能影响脊柱稳定性,导致侧弯。骨质疏松、高度椎间盘突出或肿瘤等病理性原因也可能引发成人脊柱侧弯,如出现突发性疼痛、背部畸形加重等症状,需立即就医,排查病理原因。针对具体病因,早期可能通过康复运动改善,晚期严重者可采取手术矫正或椎体固定术。
及时识别脊柱侧弯的方向及原因是干预的关键,必要时在医生指导下选择支具或手术方案。日常需加强姿态管理,避免久坐、单边受力,定期进行背部肌肉训练可预防侧弯发生或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