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消化内科 > 黄疸

什么是病理性黄疸

| 1人回答 | 68次阅读

问题描述:
什么是病理性黄疸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曹广
曹广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病理性黄疸是指由病理原因引起的血液中胆红素水平异常升高,导致皮肤、眼睛和黏膜显现出明显的黄染现象。其常见病因包括遗传代谢异常、新生儿溶血症、肝功能障碍和感染等。针对病理性黄疸,需找准具体病因,采取包括药物治疗、光照疗法或根治性手术在内的治疗方案。
1病因分析
病理性黄疸的病因复杂,从遗传、内外部因素到潜在的疾病均可能引发。
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如Gilbert综合征、Crigler-Najjar综合征或Dubin-Johnson综合征可能导致胆红素代谢异常,引发病理性黄疸。
环境因素:如产伤、新生儿摄入母体感染乳汁等外部诱因。
生理及病理因素:新生儿溶血如ABO或Rh血型不合会增加胆红素生成;肝功能异常如肝炎、胆管闭锁、肝硬化等限制胆红素分解排出;细菌或病毒感染如败血症亦是常见原因。
2治疗手段
治疗取决于病因及疾病严重程度。以下是几种常见治疗方法:
光照疗法:将新生儿置于特定波长的光源下,有助于胆红素分解代谢,常用于新生儿病理性黄疸初期。
药物干预:抗胆红素药物如苯巴比妥可以通过促进肝酶活性提高胆红素代谢。感染性病因需依靠抗感染治疗,如抗生素、抗病毒等。
外科手术:对于因胆管闭锁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可能需要行Kasai手术或肝移植以恢复胆道功能。
3日常护理建议
除了针对性治疗,护理同样重要。
饮食干预:对哺乳期婴儿,可在医生指导下调整母乳喂养,以减少乳汁配方影响胆红素代谢。
定期监测:密切观察黄疸是否加重,定期复查血胆红素水平和肝功能。
病理性黄疸是严重的健康问题,无论是儿童还是成人均不能忽视。强烈建议在发现黄疸症状时,及时就医明确诊断,并根据医嘱实施干预。同时应关注病情变化并做好护理,帮助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出生七天的宝宝黄疸高怎么办

出生七天的宝宝黄疸高需要首先确认是否为生理性黄疸或病理性黄疸,并及时就医检查胆红素水平进行诊断。生理性黄疸一般不需特殊治疗,但病理性黄疸可能需要光疗、药物治疗或换血治疗。家庭护理时也可辅助进行日光浴等,但需在医生指导下进行。 1、了解宝宝黄疸的原因 宝宝黄疸的主要原因是体内胆红素代谢异常。黄疸分为生理性和病理性黄疸两种。 生理性黄疸:出生72小时后出现,一般在1-2周内自行消退,由于新生儿肝脏尚未完全成熟,无法快速代谢血液中的胆红素所致。这种情况不危险,父母无需过度担心。 病理性黄疸:黄疸出现过早出生后24小时内出现、持续时间超出2周、黄疸颜色过深,可能由溶血、感染、母乳性黄疸等引起,需要立即咨询儿科进一步检查确诊。 2、明确处理方法和治疗措施 临床上针对黄疸的治疗手段包括以下几种: 光疗:使用蓝光或绿光照射宝宝皮肤,可将胆红素转化为更易排出体外的形式。光疗是治疗高胆红素血症的常见方法,安全高效,但需在医院进行。 药物治疗:例如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IVIG,适用于溶血引起的病理性黄疸。医生会根据黄疸的严重程度和病因决定是否使用药物治疗。 换血治疗:当宝宝血液中胆红素水平极高,且高于光疗和药物治疗的有效范围时,可能需要进行换血治疗。这是一种紧急处理方式,通常在新生儿黄疸危及生命时使用。 3、家庭辅助护理建议 在医生指导下,父母日常也可以采取一些辅助措施: 保持充足营养:增加哺乳次数,用母乳喂养能促进胆红素的排泄,有助于黄疸减轻。每天哺乳8-12次是常见建议。 适当晒太阳:在清晨或傍晚阳光柔和时避免强光,让宝宝皮肤暴露在阳光下10分钟左右,可帮助促进胆红素代谢,但一定要避免长时间暴晒。 监测宝宝状态:用手指轻轻按压宝宝皮肤,观察是否仍有明显的黄染,一旦出现嗜睡、拒奶、呕吐等异常症状,应立即就医。 及时识别黄疸类型并采取针对性处理尤为重要。如果宝宝的黄疸超过正常范围或伴有其他不适,应第一时间到医院检查并开展治疗。同时,家长在日常护理中,应时刻注意宝宝的状态,积极配合确保宝宝健康成长。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