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内科 > 血液内科

尿白细胞酯酶2+是怎么回事

| 1人回答 | 67次阅读

问题描述:
尿白细胞酯酶2+是怎么回事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王凤英
王凤英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主任医师
尿白细胞酯酶2+通常提示尿液中存在炎症,多数情况与尿路感染有关。可能由细菌感染、不良卫生习惯或泌尿系统异常引起,需尽早就医明确是否存在感染并采取针对性治疗。
1原因:
尿白细胞酯酶是一种由白细胞释放的酶类,当尿液中有白细胞酯酶检测为2+时,通常提示尿液中白细胞数量明显增多,可能存在以下原因:
细菌感染:最常见的原因是细菌性尿路感染,如膀胱炎或肾盂肾炎。细菌侵入尿道,导致局部炎症反应,白细胞增多。
不良生活习惯:久坐、不注意个人卫生或长期憋尿,可影响下泌尿道健康,引起感染风险升高。
解剖结构异常:如泌尿系结石、尿道狭窄或前列腺肥大等,也可能导致尿液滞留,增加细菌滋生的机会,从而引发炎症。
2怎么办:
明确尿路感染的具体原因后才能对症处理,下列方法与治疗常见:
药物治疗:轻度感染时,医生可能开具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头孢类或喹诺酮类药物,具体依据细菌培养结果决定。切勿自行停药,以免病菌耐药。
多喝水:每天饮用1500-2000毫升水能促使尿液稀释,加速细菌排出;同时注意避免饮用酒精、浓茶等刺激性饮品。
养成卫生习惯:保持外阴部清洁,避免使用刺激性洗液;排尿前后彻底清洁,不要长时间憋尿。
若尿白细胞酯酶2+长时间不降或伴有发热、腰痛等症状,应警惕是否感染发展为肾盂肾炎,需立即就医进一步检查,如尿常规、尿培养或自身泌尿系统影像学检查。
尿白细胞酯酶2+常见于泌尿道感染,但并非唯一可能原因。及时就医明确诊断,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则问题多能得到妥善解决并避免复发风险。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骨髓穿刺后要休息多久?

骨髓穿刺后一般需要休息1-3天,具体时间与穿刺部位恢复情况、个体差异及操作复杂度有关。

骨髓穿刺是血液科常见的检查手段,用于诊断血液系统疾病或感染性疾病。术后穿刺点需压迫止血10-15分钟,观察无渗血后可卧床休息。多数患者穿刺后1天内局部疼痛和酸胀感明显减轻,可恢复日常轻度活动,但应避免剧烈运动或重体力劳动。部分患者因体质敏感或穿刺深度较大,可能出现持续2-3天的隐痛,此时需延长卧床时间,防止穿刺点出血或感染。术后24小时内禁止沐浴,保持穿刺部位干燥清洁,若出现发热、持续出血或剧烈疼痛需立即就医。

骨髓穿刺后建议选择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促进造血功能恢复,如鸡蛋、瘦肉、西蓝花等。避免辛辣刺激性食物,减少咖啡因摄入以防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术后1周内避免游泳、跑步等剧烈运动,可进行散步等低强度活动。定期观察穿刺部位有无红肿热痛,按医嘱复查血常规。老年患者或长期服用抗凝药物者需延长观察期至3-5天。

相关阅读精选

点击查看更多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