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肾衰竭常见的并发症包括高血压、贫血、电解质失衡及心血管疾病等,这些问题需要通过药物、饮食调理和适当治疗来控制,以避免病情恶化和对其他器官的损害。
1、高血压
慢性肾衰竭会导致人体排钠功能下降,体液潴留,从而增加血管压力,诱发高血压。持续的高血压反过来会进一步损伤肾脏功能,形成恶性循环。这种并发症可采用降压药物控制,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或钙离子拮抗剂。除此之外,患者需要低盐饮食,每日盐分摄入建议不超过5克,并定期监测血压。
2、贫血
肾脏功能下降会导致促红细胞生成素分泌不足,从而引发贫血。贫血患者可能会出现乏力、头晕、心悸等症状。可以通过补充铁剂如口服硫酸亚铁、注射促红细胞生成素或接受输血治疗来改善贫血状态。同时,日常饮食可以增加富含铁的食物摄入,如动物肝脏、瘦肉和深绿叶蔬菜。
3、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慢性肾衰竭患者常出现高钾血症、钙磷代谢紊乱和代谢性酸中毒。其中,高钾血症可能引发心律失常,严重者威胁生命。治疗上,高钾血症可使用钾结合剂或静脉注射钙剂、苯甲酸钠等缓解;钙磷代谢失衡可通过服用磷酸盐结合剂和维生素D补充剂进行治疗;代谢性酸中毒需要口服碳酸氢钠矫正酸碱平衡。
4、心血管疾病
慢性肾衰竭患者的动脉硬化和心衰风险显著增加,这是由于血压升高、电解质紊乱以及炎症因子持续作用所致。预防心血管疾病需综合控制血压、血脂及血糖。必要时服用阿司匹林或他汀类药物以降低相关风险,同时保持规律的低强度运动,如每日步行30分钟。
5、骨质病变
肾功能不全会影响维生素D的激活,从而妨碍钙的吸收,导致骨密度降低甚至骨病。通过补充活性维生素D或钙剂,并限制高磷食物如奶制品、坚果等的摄入,有助于防止骨质的进一步丢失。
慢性肾衰竭的并发症多种多样,需要联合多学科、长期综合治疗以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建议患者定期随访肾病专科积极配合治疗,科学调整生活方式,以尽量延缓疾病进展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