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长生
浙医二院
副主任医师
多系统萎缩的症状涉及多种身体系统,常见表现包括行动困难、植物神经功能障碍、发声困难等,具体症状覆盖运动系统、神经系统和日常身体调节功能的多方面,应尽早就医以明确诊断和治疗。
1运动系统症状:
多系统萎缩患者常表现出帕金森样症状,如肢体僵硬、震颤及动作迟缓。有些患者会出现共济失调,表现为站立不稳、步态蹒跚甚至走路时双腿无法协调。早期症状可能轻微,但随着疾病进展而加重。运动症状的干预可包括使用药物如左旋多巴,有助于缓解帕金森样表现。但效果有限,需长期监测调整。物理治疗也能有效改善关节活动度和平衡能力。
2植物神经功能障碍:
植物神经功能的异常是多系统萎缩的核心特征之一,包括直立性低血压、膀胱排空困难、便秘、体温调节异常和性功能障碍等症状。对于直立性低血压,可以通过增加盐分摄入或使用药物如米多君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针对膀胱功能障碍,可考虑导尿或药物如抗胆碱药物进行干预,而便秘则可以通过调整饮食纤维和使用软便剂等进行改善。
3声音和吞咽障碍:
多系统萎缩的患者还可能面临发声和吞咽功能的明显削弱。这包括说话费力、声音低沉或不易听清,以及进食时频繁呛咳。他们容易因误吸导致肺炎等并发症。这种情况下需要语言治疗师参与,教导患者发音技巧,同时应用吞咽训练降低误吸风险。严重病例需考虑建立胃造口。
4其他非特异性症状:
有些患者会出现睡眠障碍,尤其是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表现为睡眠中异常活动甚至喊叫。同时,抑郁和焦虑等精神症状也较为常见,这可能与患者对病情的认识相关。治疗上可使用抗抑郁药物,同时建议与心理咨询师合作提升心理韧性。
多系统萎缩的早期干预至关重要,建议如发现以上症状及时就医。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通过药物治疗、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支持等多种方法联合管理,可以尽可能延缓病情进展,提高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