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永生
山东省立医院
副主任医师
正常情况下,成年人心脏每分钟跳动60到100次之间,具体跳动频率可能因年龄、性别、体质和活动状态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当心率明显超过或低于这一范围时,需要警惕,可能涉及健康问题,应及时关注并采取措施。
1、正常范围与影响因素
心脏每分钟的跳动次数称为心率,通常在安静状态下,健康成年人的心率为每分钟60到100次。其中,运动员因心脏肌肉更加强健,安静心率可能低至每分钟40到60次。儿童心率通常较快,新生儿可达每分钟120至160次。影响心率的因素包括情绪、运动、药物、环境温度及心理压力等。例如,紧张或兴奋时,肾上腺素分泌增加会让心率加速;而在深度睡眠时,心率可能显著降低。
2、心率异常可能的原因
如果心率过快超过100次/分钟,称为心动过速,常见原因有发热、脱水、贫血、甲状腺功能亢进及心律失常等。另外,喝过多含咖啡因饮料或服用某些药物也可能导致心率加快。而心率过低低于60次/分钟,称为心动过缓,可能与药物影响、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心肌梗死或过量使用镇静剂有关。一些严重心率异常可能会引起心悸、头晕、昏厥甚至猝死,应特别注意。
3、监测与应对措施
定期监测心率有助于发现健康问题。空闲时可用手指摸颈动脉或手腕桡动脉来测量,数出15秒跳动次数后乘以4即为每分钟心率。若心率显著高于100次或低于60次,并伴有胸闷、头晕等症状,应及时到医院检查。体检项目包括心电图、24小时动态心电图或心脏超声等。日常保护措施包括适量运动如慢跑、瑜伽等增强心脏功能、保持均衡饮食多摄入富含镁和钾的食物如香蕉、菠菜以及避免过度劳累。
保持心率在正常范围内是健康的基础标志之一。如果发现心率异常,请及时就医检查,避免忽视潜在的疾病风险。通过健康的生活方式和适当监测,可以有效维护心脏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