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柱骨髓炎是一种由细菌、真菌或结核杆菌感染引起的脊柱骨和骨髓炎症,通常伴随剧烈的背痛、发热等,严重时可能导致脊椎变形或神经损伤。治疗通常包括抗感染药物治疗、手术清创,以及卧床休息和功能康复训练。
1、病因分析
脊柱骨髓炎的发生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
感染原因: 最常见的致病菌是葡萄球菌,其次是链球菌和大肠杆菌等,通过血液传播进入脊柱。脊柱外伤、手术感染,或长期吸毒等均可能引发感染。
结核感染: 特别是肺结核未经治疗的患者,结核菌通过血液传播会侵入脊椎,成为脊柱结核。
免疫低下: 糖尿病、艾滋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患者更容易患上脊柱骨髓炎。
外部因素: 长期未处理的开放性伤口感染,或因导管插入引发的感染也可能涉及脊柱骨髓。
2、典型症状
背部局部疼痛: 疼痛是脊柱骨髓炎最突出的表现,通常位于感染区域,可能加重夜间疼痛。
全身症状: 高热、寒战、盗汗等感染表现,有时伴随食欲减退或疲劳。
神经功能障碍: 如果感染影响到椎间盘或脊髓,可以出现下肢无力、麻木等神经症状。
脊柱变形: 在病情严重或长时间未治疗时,可能出现脊柱后凸畸形。
3、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
a 使用抗生素,通常是头孢菌素类、青霉素或万古霉素,疗程需要6周到3个月不等。
b 如果是结核引起,则需使用抗结核药,如异烟肼、利福平联合治疗,疗程通常为9至12个月。
手术治疗:
a 手术清创:清除感染坏死组织,减轻脊髓或神经受压。
b 脊柱固定术:适用于严重脊柱不稳定的患者以恢复脊柱的机械结构。
c 引流:深部脓肿可通过引流减轻感染扩散。
支持疗法:
a 卧床休息3-6周,以减少脊柱压力,帮助病灶愈合。
b 配合腰围或支具固定,防止脊柱畸形发展。
c 康复训练,如深呼吸练习、腿部伸展动作,有助于恢复全身功能。
脊柱骨髓炎可能导致严重的脊椎变形或神经损伤。一旦出现背痛伴随发热、神经症状等,应立刻就医,以明确诊断并尽早开始治疗。同时,通过合理饮食、保持免疫力、防治感染,可有效减少疾病发生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