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外科 > 肛肠科

肠瘘与肠漏的区别有什么

| 1人回答 | 71次阅读

问题描述:
肠瘘与肠漏的区别有什么

全部回答
1条回答

李青
李青 北京安贞医院 主任医师
肠瘘是指肠壁破裂,而肠漏是因为肠道粘膜受到损伤,出现了穿孔。肠瘘的症状主要有持续的腹胀、腹痛、高热等,而肠漏主要表现为剧烈的腹胀、腹痛、恶心及呕吐等。
1、肠瘘的临床表现
肠瘘患者通常会有持续的腹胀、腹痛、高热等症状,甚至有胃液胆汁、小肠液、大肠液等消化液从引流管中排出,且这些液体的数量不一定是固定的,会导致局部腹膜炎症,同时还会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失衡、营养障碍、脏器功能衰竭等表现。
2、肠漏的临床表现
肠漏患者通常是由于肠胃粘膜受到损伤,造成穿孔,从而影响到身体内部的环境,从而造成肠液外泄。会导致患者出现严重的腹胀、腹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在治疗肠漏的时候,就需要要了解漏口的大小,以及是否存在腹腔感染等情况。

其它精选问题

推荐 肛周脓肿有什么中医治疗的方法

肛周脓肿可以通过中医的方法进行辅助治疗,包括中药内服、外洗、针灸等方式,但应结合西医治疗及时引流脓液以防感染扩散。在中医治疗中,常以清热解毒、化瘀散结为核心原则,根据具体情况辨证施治。 1、中药内服 中药内服治疗肛周脓肿主要以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常用中药包括金银花、蒲公英、黄芩、连翘等,若病情伴随热毒盛者,可选择黄连解毒汤、五味消毒饮等方子;若因湿热下注引发,可加用茯苓、薏苡仁等利水渗湿之药。具体用药需遵从中医师的指导,避免自行用药。 2、中药外洗 中药外洗是一种直接清热消炎、缓解局部不适的辅助疗法。将中药材如蒲公英、马齿苋、野菊花等煮水后取其药液,待温度适宜时用于坐浴或湿敷,可以帮助改善肿胀和疼痛,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每天坚持1-2次,但需注意保持清洁,防止感染加重。 3、针灸治疗 针灸治疗可通过疏通经络、活血消肿来缓解肛周脓肿。通常选取的穴位有长强穴、会阴穴、大肠俞等,结合艾灸可增强疗效。这种方式需由专业中医师操作,不建议自行尝试。 中医治疗适合作为肛周脓肿的辅助疗法,而非主要治疗手段。对于脓肿已经形成的患者,应及时前往医院进行手术引流,防止脓肿扩散感染或发展成肛瘘。通过中医与西医的结合治疗,可以加速病情的康复。 肛周脓肿一旦发现需尽早诊治,建议将中医治疗作为一种配合手段,不可替代局部引流等关键处理,并在辨证用药和施治过程中遵医嘱,切勿延误病情或自行处理。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