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建军
潍坊市妇幼保健院
副主任医师
黄曲霉中毒的症状多与急性肝损伤或慢性肝功能受损相关,主要表现包括腹痛、恶心、呕吐、黄疸、食欲不振等消化系统症状,严重者可能导致肝衰竭甚至死亡。发现类似症状应尽快就医,通过早期诊断和治疗减少损害。
1、急性症状表现
急性黄曲霉毒素中毒多发生在短时间内摄入高浓度的黄曲霉毒素后,典型症状包括明显的消化系统不适,如持续性的上腹部疼痛、恶心、呕吐。患者还可能出现黄疸皮肤和眼球发黄,尿液颜色变深、食欲减退并伴随全身乏力。当毒素进一步侵害肝脏时,它会导致急性肝炎症状,表现为肝区疼痛、肝脏肿大,严重时出现肝功能衰竭。
处理建议:一旦怀疑急性黄曲霉毒素中毒,需立刻就医。急性中毒患者通常需要接受洗胃、活性炭吸附、补液治疗,并在医院接受肝保护药物治疗,如甘草酸制剂、肌苷等用于缓解肝损伤。
2、慢性毒性累积造成的症状
长期少量摄入含黄曲霉毒素的食物可能会导致慢性中毒,表现为缓慢出现的肝功能受损及相关疾病。例如,肝硬化、慢性肝炎和肝癌。患者早期可能仅表现为疲劳、食欲不振、体重减轻等非特异性症状,但随着病情发展,患者可能开始出现肝脏相关并发症,如腹水、下肢水肿和凝血功能障碍等。
处理建议:慢性中毒应在医生指导下进行长期肝脏保护治疗,如使用多烯磷脂酰胆碱、维生素E等抗氧化剂。还需严格管控饮食,避免再次接触发霉食物或疑似黄曲霉毒素污染的食品。
3、毒素对其他系统的潜在影响
黄曲霉毒素不仅伤害肝脏,还可能通过抑制免疫细胞活性造成免疫力下降,使患者更容易感染其他疾病。部分中毒病例中还可能观察到神经系统症状,如头晕、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抽搐、昏迷等。
处理建议:建议患者增强身体免疫支持,适当补充抗氧化剂及营养素。如饮食中增加富含维生素C、E的果蔬,定期体检以监测健康状态。
如果出现上述症状,应警惕黄曲霉毒素的危害,尤其需关注饮食卫生,避免摄入被霉变污染的粮食、坚果及其他食品。食品储藏时保持干燥、低温环境可有效降低风险。黄曲霉毒素可严重威胁健康,发现早期症状应当及时就医,尽量避免进一步毒性累积,保护肝脏健康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