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肠胃炎的处理方法是什么
急性胃肠炎可通过饮食调整、补液治疗、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等方式处理。急性胃肠炎通常由病毒或细菌感染、食物中毒、药物刺激、应激反应、免疫异常等因素引起。
1、饮食调整:
发病初期需禁食4-6小时,待呕吐缓解后逐渐过渡至流质饮食。选择米汤、藕粉等低渣食物,避免牛奶、豆浆等产气食物。恢复期可进食烂面条、蒸蛋羹等低脂低纤维食物,少量多餐,每日进食5-6次。所有食物应煮熟煮透,温度保持在40℃左右为宜。
2、补液治疗:
轻中度脱水者推荐口服补液盐散(Ⅲ),每袋溶解于250ml温开水中分次服用。重度脱水需静脉输注0.9%氯化钠注射液或复方氯化钠注射液。补液量按体重计算,成人每日需补充2000-3000ml液体,儿童按50-100ml/kg补充。补液过程中需监测尿量及皮肤弹性。
3、药物治疗:
细菌感染者可遵医嘱使用盐酸左氧氟沙星片、诺氟沙星胶囊等喹诺酮类药物。腹痛明显者可短期使用消旋山莨菪碱片缓解痉挛。蒙脱石散可吸附肠道毒素,双歧杆菌三联活菌胶囊能调节肠道菌群。发热超过38.5℃时可临时口服对乙酰氨基酚片。
4、物理治疗:
腹部绞痛时可使用40-50℃热水袋热敷脐周,每次15-20分钟。呕吐后可用淡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恢复期可顺时针按摩腹部促进肠蠕动,手法需轻柔,避开右下腹麦氏点。每日进行腹式呼吸训练有助于改善胃肠功能。
5、手术治疗:
当出现肠穿孔、中毒性巨结肠等并发症时需急诊手术。单纯性阑尾炎可进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化脓性阑尾炎需开放手术引流。术后需禁食48小时,静脉营养支持,逐步过渡至清流质饮食。术后并发症主要包括切口感染、肠粘连等。
急性胃肠炎恢复期应保持充足睡眠,避免剧烈运动。注意餐具消毒,生熟食物分开处理。外出就餐选择卫生达标餐厅,避免进食生冷食物。养成饭前便后洗手习惯,定期更换牙刷等口腔用品。若症状持续超过3天或出现血便、意识模糊等表现需立即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