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轻度抑郁症多久能治愈

发布时间:2019-07-0366201次播放

视频内容:

轻度抑郁症的治疗疗程是三个月。由于轻度抑郁症患者的病情比较轻,一般经过三个月的药物治疗、心理治疗和自我调整,绝大部分轻度抑郁症患者都能够得到治愈。建议患者的服药时间大于3个月,巩固治疗为6到12个月。这期间的药量,可以适当减少。

患者同时一定要加强自我调整,加强自己调节负性情绪的能力,多运动,多做自己喜欢的事情,培养兴趣爱好。更重要的是患者要通过这次患病去意识到自己的问题,要有意识地自我成长和自我调节,让自己的人格变得更加的强大,更加的自信和自立,这才是治疗抑郁症的重点所在。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为什么会莫名其妙的烦躁
总是莫名其妙的烦躁,有可能是有压力大、挫折等社会心理因,有可能是躯体疾病引起,还有可能出现了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原因引起。1、压力大、挫折等社会心理因素,比如经济压力比较大、人际关系紧张、夫妻感情不和、家庭矛盾多等等。这些问题很容易让人心情压抑、郁闷、烦躁。因为这些问题很难短时间内得到有效的解决,长期压在心里很容易让人觉得疲倦,甚至产生无望感。2、躯体疾病引起,比如甲状腺功能亢进、激素分泌异常,尤其是性激素分泌异常等等,这些都很容易让人出现脾气大、爱发火、莫名其妙的与人发生冲突等等问题。3、抑郁症、焦虑症等心理疾病,抑郁症、焦虑症很容易会让人出现心情烦躁、开心不起来、容易发火、自卑、自责、对于未来缺乏希望感,以及注意力、记忆力下降等。这时很容易因为小事与人发火,甚至跟人吵架、打架等等。以上这些原因都比较常见。
语音时长 01:37

2021-05-20

61711次收听

02:07
幽闭恐惧症是什么
幽闭恐惧症是指对幽闭的环境,比如商场、地铁、火车、飞机等场所产生恐惧感。当深处这些场所里边,就会表现得紧张,感到憋气心慌,不知所措,总担心自己好像有生命安全的危险,甚至要逃离这样的场所。1、恐惧症是神经症的一种类型,是指对特定的事物或者情境,担心害怕紧张,常常伴有植物神经的症状。2、幽闭恐惧症在青少年的年龄段发病比较多,其他年龄段也有。3、幽闭恐惧症的患者出现恐惧紧张的情绪特别严重的时候,甚至会有窒息感。平时对于幽闭的场所有很严重的心理暗示,因此越担心紧张不敢去,就越不敢去。
抑郁症有复发的可能吗
抑郁症是复发率较高的疾病,复发与生物学原因及心理因素都有关系。抑郁症本身与个人的气质、秉性、个性以及患者所经历的事情有关,与患者对事情的看法也是有关系的,就算抑郁症治好了,患者看待问题的看法、想法或者思维不去改变,抑郁症是容易复发的。如何去预防抑郁症的复发呢?目前还是建议进行全程规范的抗抑郁治疗。抗抑郁治疗一般会分为急性期治疗、巩固期治疗、维持期治疗,在巩固期治疗以后,一定要进入维持期治疗,直到症状完全的缓解才考虑慢慢的减停药物,减停药物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另外一方面郁症的病人除了规范的药物治疗以外,还应积极地进行心理治疗。目前常用的认知行为治疗,通过改变患者对事物的消极的想法或者思维方式,来预防这种抑郁症的复发。目前还有正念认知疗法也是比较不错的,有研究表明,在维持期通过做正念的练习,也可以降低抑郁症的复发率。
语音时长 01:46

2019-10-11

58435次收听

02:22
抑郁症的原因
抑郁症可能缺少爱、父母要求较严苛、没自信导致。抑郁症的原因有:一、缺少爱,比如,孩子在小时候需父母的陪伴,可是父母却不在身边,需要父母的倾听、理解、共情、肯定、欣赏时,父母没有很好的倾听、理解孩子。二、父母要求较严苛,孩子总担心达不到父母的要求,比如,有的父母要求严,只关心学习,孩子觉得没有自由或尊严,长时间以后,心情就很低落。三、没自信,一个人总想做事情,但是经过自己努力总达不到。比如,有个孩子觉得自己的第三次高考,还是没考好,父母情绪也较低落,他认为人生没有希望,最后选择自杀。
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性格
重度抑郁症患者的性格也就是指患者重度抑郁症以后的表现,这种表现和他得病以前的性格是完全不一样的,就像变了一个人一样。那么这些表现有哪些?他的表现有情绪的低落,兴趣的减退,动力的不足,同时还有注意力的不集中,自卑自责,无价值感,觉得没有前途,觉得前途无望,甚至还有一些自残、自伤的观念或者行为。睡眠也不好,睡眠不好,以早醒为主,食欲下降,所以会伴有一些体重的减轻。这些症状对患者的工作生活会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最严重的后果就是患者有消极的观念或消极的行为,这是最可怕的。如果患者不会有消极的行为。抑郁症状完全能够治疗了,但是有消极的行为,只要有一次就会造成不良的后果。所以我们周围发现抑郁症有消极观念、消极行为的时候,一定要积极干预,抓紧时间治疗。必要时需要住院治疗,千万不要再出现了消极行为,酿成不良后果,其实再严重的抑郁症,经过治疗也是会有好转的。
语音时长 01:32

2019-07-04

57936次收听

早期抑郁症有哪些症状
早期抑郁症的症状有食欲改变、情绪低落、失去兴趣等,如果维持时间较久,还需及时寻求他人帮助。具体分析如下:
抑郁症前兆
抑郁症的前兆还是很好区分的,尤其是患者的家人,能够发现患者明显的变化,比如说一个健康的人,突然之间喜欢一个人长时间的呆着,还有变得不喜欢说话,从不主动的找别人沟通,也不理睬别人,经常的头低着,非常的自卑,对自己做过的事情,表现出纠结的怀疑,就是出现了抑郁症的情况,这些都是典型的前兆表现。
抑郁症的高发人群
抑郁分外因和内因。外因可能是有些压力,有些事件让人不能一时半会解决;内因其实跟自己的性格、心理特点有关系。从外因来讲,比如一个人对拆迁不满意,但是申诉无门导致了抑郁,一直吃药勉强能工作,如果拆迁的事情得到解决那么抑郁就会好。这样的病人总想得到最好的结果,不能退而求其次,总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十分自我的思维模式,达不到自己想要的结果时候,就开始是焦虑,后来抑郁。所以比较看重结果、比较看重别人对自己的看法而内心又不自信的人,长而久之就容易抑郁。还有就是思维模式,抑郁病人有一个思维模式:什么事情都先看到不好的一面。其实任何事情都有好的一面和不好的一面,首先看到不好的一面,这是一种模式,特别在意结果尤其是负面的东西。完美的东西是没有的,但是老盯着那些负面的东西,会给自己施加一些压力。再往深层次看,抑郁其实是背后缺爱。小时候大多都是父母照顾,其实心理能量是来自于父母。如果小时候父母陪伴不足、非打即骂,父母很在意结果、对自己的肯定很少,这样的孩子长大以后,第一容易抑郁;第二容易焦虑。有的孩子什么事情都由爸爸在掌控,这样的孩子往往活在担心害怕之中,担心得不到爸爸的肯定。而爸爸又不能换位思考来体会孩子那种担心害怕的感觉,对孩子非打即骂。这样的孩子可能觉得生无可恋,失去乐趣,没有决定权,也容易抑郁。
语音时长 04:33

2018-09-29

62751次收听

老年抑郁症是什么
老年抑郁症是指显著的比较持久的情绪低落,思维和认知能力缓慢为临床特征的精神障碍性疾病。抑郁症是常见多发病,是老年患者的精神障碍疾病之一,老年人当中大概有7%到10%患有抑郁症,若老人患有高血压、脑血管类疾病,患抑郁症的几率会达到50%以上。
语音时长 00:54

2018-09-21

57231次收听

02:01
抑郁症前兆症状
就目前而言,患有抑郁症的人,变得越来越多。了解抑郁症的前兆症状,对于预防这种疾病的发生,可以起到很大的作用。一般情况下,对于患有抑郁症的病人来说,有些会有前兆症状,有些没有前兆症状。其实患上抑郁症的人,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跟自己的性格有关系。另外,这种疾病的发生,与影响患者自身的人和事也有关系。患者出现前驱症状,是因为突然碰到一些重大的事情,比如最简单的天灾人祸,以及高考没考上的情况,患者就可以表现出消极、绝望等态度。但是,有些患者也没有前兆,莫名其妙就会觉得自己精力不支,会感到疲乏无力、睡不好觉、吃不好、做不好,就会影响到工作效率。对于抑郁症这种疾病,需要请专业的医生,来帮助患者认识自我。
02:26
抑郁症药有依赖性吗
抑郁症药没有依赖性。首先患者需要明确的一点是,抗抑郁症药没有依赖性。如果有一些患有抑郁症的病人,在停药一个月或者是半年以后,又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对于这种情况,不能叫做依赖性。这是属于很多抑郁症患者的一个错误的认识。一般情况下,所谓依赖性的东西,指的是安定、酒精、烟草、咖啡以及毒品等。比如香烟,今天抽了香烟,明天要是不抽香烟,就会非常着急,可能就会出现焦虑、坐卧不安的情况。当停药一个月、两个月或者是半年以后,患者出现疾病复发的情况,这不属于药物依赖的情况。依赖性就是指今天用,明天不用就会很难受。之所以抑郁症会出现复发的情况,是因为自己性格的问题,或是因为一些影响到自己的人和事,是来源于自己的认识出现问题,才产生复发的情况。
01:51
得了抑郁症怎么办
抑郁症一般又叫“情绪的感冒”,治疗抑郁症的首选方法是做心理咨询或者心理治疗,其次是药物治疗。心理治疗是最没有副作用的方法;药物治疗会更直接、更简单。还可以用一些其他的减压方法来治疗,比如出去旅游,放松自己的心情,这些都是治疗的方式。
老年抑郁症的主要表现
老年抑郁症如不进行治疗,会越来越严重。有多种类型的抗抑郁药物可治疗老年忧郁症。抗抑郁药物服药两周后才会有效果,康复后,还需要继续服用6个月至1年,以防复发。
关于抑郁症,你至少需要知道这么多
2月23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官网发文称,全球抑郁症患者数量已达3.22亿人(约4。3%),发病风险最高的三个群体分别是年轻人、孕妇/产后妇女及老年人群。2005~2015年抑郁症患病人数增加了18.4%,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亲近大自然可助降低抑郁风险
美国一项新研究发现,漫步大自然明显有利于精神健康,可帮助降低抑郁症患病风险。这一发现为缓解城市化对人精神健康的负面影响提供了一个途径。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