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尿蛋白3+严重吗

发布时间:2021-06-0964298次播放

视频内容:

尿蛋白定性三个加号比较严重。
尿常规检查时出现蛋白定性三个加号,需要进一步明确24小时尿蛋白排泄的情况以及血生化。
尿蛋白定性三个加号的人群要做相关的检查。
明确蛋白尿量。
确定出现蛋白尿的原因。如果蛋白定量多,甚至有血浆白蛋白、总蛋白的下降。则需要结合病情做肾脏穿刺病理检查。
对于蛋白定性三个加号伴有浮肿、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或者是有肾功能异常的患者,要做肾脏病理活检,明确病理诊断。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小孩尿液有泡沫是否正常
视儿童的具体情况而定。小孩尿液泡沫增多的原因如下:一、生理因素。如喝水较少或者出汗量较大,尿液会发生浓缩,出现泡沫增多。二、病理因素:1.疾病导致尿蛋白的增加,尿液表面张力增加,尿液泡沫增多。2.尿中糖分增加,尿液会变得很黏,尿液排到容器中会出现较大泡沫。3.泌尿系统的感染,尿中的细菌增加,同时尿中的上皮成分也会增加,尿液表面张力增加之后泡沫增多。
语音时长 01:26

2021-12-30

101729次收听

尿液感觉有一层油什么原因
尿液里面感觉有一层油,这种情况说明表面有一些物质,比如一些有机物、无机物,都是可以的,但是病因有多方面的,可能是炎症刺激所引起来的,也有可能是一些生理性的状况。如果患者没有伴随尿频、尿急、排尿困难的现象,一般不需要担心,但如果有伴随这些症状,应该及时上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尿液本身应该是透明的液体,是清亮的,或者淡黄色,如果尿液表面看上去有一层油,有可能是有一些原因,比如出现尿蛋白,当然这个需要,通过尿液的化验检查,来进行判断。如果尿常规没有明显的问题,说明问题不大,进行定期观察病情变化就可以。如果化验发现有尿蛋白明显的增高,这时候当然需要进一步的检查,来看原因是什么,比如是否出现了肾炎、肾病等一系列的问题。另外,像某些疾病,比如像泌尿系结石,泌尿系结石在尿液当中,有些晶体的颗粒溶解到尿液当中,也会沉淀出来,在尿液当中形成一些漂浮物,这时候从表面上看起来,就有点像油脂一样的东西。还有像一些少见的疾病,乳糜尿等,也可以引起类似的情况,所以需要到医院做进一步的检查,来明确病因。
语音时长 02:02

2021-11-05

59015次收听

蛋白质偏高是怎么回事
如果检查尿常规发现尿蛋白偏高原因可以是生理性的,也可以是病理性的,主要原因见于以下情况:第一,留尿污染的时候,有些病人留尿不标准,留取的不是清洁中段尿或者留尿的时候尿量太少,没有很好的留取中段尿,都有可能会出现尿蛋白偏高,但是一般尿蛋白量不会太大。第二,生理性蛋白尿,健康人在一些特殊的情况下也可以出现暂时性蛋白尿,是一过性的,比如在有发热、剧烈运动之后,可能会有尿蛋白阳性的发生,在后续检查可以转为阴性,所以是一过性的。还有一种情况属于体位性蛋白尿,患者在平躺的时候尿蛋白阴性,站立之后尿蛋白阳性,主要是考虑由于脊柱前凸压迫了肾静脉而导致,也是属于生理性蛋白尿。第三,病理性蛋白尿,各种肾脏疾病而导致的蛋白尿,属于病理性蛋白尿。比如各种急慢性肾炎、间质性肾炎、肾病综合征、糖尿病肾病、紫癜性肾炎等等,都属于病理的情况,需要根据患者具体的病情完善检查,明确诊断而加以治疗。除了肾脏疾病可以导致蛋白尿之外,还有其他的疾病,比如多发性骨髓瘤、尿路的肿瘤、炎症等等,也有可能会出现尿蛋白升高。
语音时长 02:21

2021-11-05

60472次收听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高是为什么
尿白蛋白与肌酐比是临床上评估肾脏排泄蛋白尿的指标,如果反复尿白蛋白与肌酐比值高,提示肾脏存在疾病的可能。尿白蛋白肌酐比可以更早期发现肾脏损伤,平时一般会检查24小时尿蛋白定量,如果反复检查超出正常范围,也就是大于150mg每天,称之为蛋白尿。但是在肾脏疾病损伤的更早期,有可能在做尿常规检查的时候,尿蛋白是阴性的,24小时尿蛋白也在正常的范围内,但是此时肾脏已经存在轻度的损伤。24小时尿蛋白定量以及尿常规等检查灵敏度不够,通过以上检查指标,不能反映出早期的肾脏疾病。此时,尿白蛋白肌酐比就可以更早期的发现肾脏疾病,此时,称之为微量白蛋白尿期。所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是反映早期肾脏疾病的灵敏指标,可以更早期的发现,比如像糖尿病肾病等疾病的发生。通过完善检查发现问题,可以根据检测的结果评估患者的病情,调整治疗方案,从而延缓肾脏疾病的进展。
语音时长 02:10

2021-11-05

57361次收听

03:02
男性小便有泡沫什么原因
男性小便有泡沫,这种现象也是比较常见的。从正常的生理状况上来说,男性小便的时候一般是站立的,小便尿出去以后经过一段距离,到达地上或者是容器里面,水溅起来以后自然会产生泡沫,这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小便里的泡沫数量多或者比较均匀,比如说大小一样的小泡沫,另外长时间的不消失,有可能是某些疾病所导致,这个时候需要进一步去检查,排除肾脏是否是有这种病变。另外如果尿粘,尿液里面的尿糖增多了,泡沫也有可能会多。所以男性小便如果出现泡沫,怀疑有不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应该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02:09
有蛋白尿一定是肾炎吗
有蛋白尿不一定是肾炎。如果患者尿中发现有蛋白尿,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患者蛋白尿比较多,同时伴有镜下血尿,且尿相差证实是内科血尿,通常会诊断为肾炎;有的患者虽然有大量蛋白尿,但尿中有形成分红细胞不多,血浆白蛋白低,可能诊断为肾病综合征;还有一些代谢相关的问题,如肥胖或高血压,也会导致尿中轻度蛋白增多。
02:02
尿蛋白两个加严重吗
出现尿蛋白两个加号时,第一个要关注除了蛋白尿以外,尿里面是不是同时合并有红细胞的增多。第二个要进一步做24小时尿蛋白定。第三个需要做血生化的检测,看看血浆白蛋白、总蛋白有没有下降,同时要注意关注肾功能的情况以及血脂的情况。如果尿蛋白定性两个加号,24小时尿蛋白定量不多,血浆白蛋白、总蛋白是正常的,肾功能正常,那么病情一般不会太重。如果蛋白定量比较多,甚至出现血浆白蛋白的下降,或者是伴有肾功能的异常,这时病情就比较重了。总体来说,蛋白定性两个加号,一定要看看蛋白定量的情况以及肾功能的情况,可以进一步的去做肾穿刺活检来明确肾脏的病理诊断。
02:01
尿蛋白阳性是严重吗
尿蛋白阳性严不严重取决于蛋白尿排泄的量。尿蛋白阳性是指尿常规检查的时候,蛋白出现了加号。总体来说,当发现尿蛋白阳性的时候,需要做进一步相关的检查,比方尿微量白蛋白或者是24小时尿蛋白定量,如果尿微量白蛋白明显的增多,或者是做22单的定量明显的增高的时候,需要进一步的去做血生化的检查,包括血浆白蛋白、总蛋白、肾功能以及血脂的检查。尿蛋白阳性最常见的情况,比方说各种肾炎,特别是出现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浮肿的时候,可能是肾病综合征。另外很多其他的疾病,如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狼疮性肾炎等也可见到蛋白尿阳性。
尿蛋白+1是什么意思
尿蛋白+1就是在进行尿液检测时尿中的蛋白质增多,超过了正常水平。尿蛋白+1跟很多有很多因素有关,可能是生理性的因素导致,若只是轻微升高,一般可以自行恢复,不必过多治疗。但部分患者出现尿蛋白+1可能跟肾脏损害有一定的关系,比如出现高血压肾病、慢性肾炎、糖尿病等各种疾病后都有可能会导致尿蛋白增多,需要积极进行调理治疗。同时尿蛋白+1还有可能跟泌尿系统炎症有一定的关系,出现疾病后需要进行针对性的治疗,平时还需要多休息,保持清淡饮食,能让身体尽快恢复。
语音时长 01:09

2021-04-22

93669次收听

02:24
尿有小泡泡是怎么回事
尿有小泡泡就是泡沫尿,有生理性的原因,也有病理性的原因。生理性原因:人体排尿是从高处往下排的,尿液溅到地上以后,自然它会产生水泡,但这种水泡一般是大小不等,而且会短时间内消失,另外尿液里面一些代谢产物也有可能会产生气泡,这都属于正常的生理现象。病理性原因:如果尿表面的泡沫比较细小、均匀,而且长时间不消失,可能是蛋白尿,是肾炎、肾病等肾脏的病变导致的,需要重视,应该进行尿常规的化验,另外像糖尿病也会产生泡沫。所以如果发现尿液当中小泡泡比较多,应该及时就医明确病因。
解析什么是蛋白尿
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蛋白尿,发现自己身体不舒服以后上医院来检查,结果一检查完,显示是蛋白尿,但是对于这个病却并不是十分的了解,为了帮助广大患者更好的了解这个疾病,今天就来为大家解析什么是蛋白尿。
蛋白尿你了解多少
蛋白尿是肾脏病的常见临床表现,有些得了蛋白尿的患者非常恐慌,开始反思自己是饮食出了问题,还是生活习惯有问题才会得这种病,那么关于蛋白尿你了解多少,蛋白尿都分为哪几种呢,下面让我们一起了解一下。
蛋白尿会给我们带来有何危害
蛋白尿是一种对身体有很大影响的疾病,有的蛋白尿患者在发病后总是听到医生说要好好护理,以免被蛋白尿造成更多的身体危害,可是这些朋友对于蛋白尿的危害了解并不深,所以今天我们就来给大家讲讲蛋白尿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危害?
得了蛋白尿后饮食要注意的事项
很多蛋白尿患者在吃的喝的上非常的注意,所以一般的轻度的蛋白尿就在患者良好的保养中慢慢的恢复了正常的数值,所以说饮食对蛋白尿患者的作用是很大的,多了解一下蛋白尿患者饮食上的一些注意事项会加速病情的好转,那么得了蛋白尿后饮食要注意什么呢?下面我来给大家介绍一下。
尿蛋白1十严重吗
正常情况下来讲,尿蛋白1十不算是非常严重的症状,只要大家及时接受治疗就能够迅速康复,而患有尿蛋白1十症状的患者在治疗期间需要注意一些饮食方面的事项建议患者在接受治疗的时候不要吃豆制品,要不然会导致病情加重,此外患者还需要根据自己病情的轻重来规定饮食,并且还要多吃水果和蔬菜,但如果患者在治疗期间出现了尿量减少的情况的话,就要根据医生的建议来选择性的食用蔬菜水果。

为你推荐

专家视频

短视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