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名医视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血清铁正常值是多少

发布时间:2021-09-0987233次播放

视频内容:

血清铁正常值:成年男性是11~30μmol/L,女性是9~27μmol/L。不同年龄阶段,血清铁也有比较大的波动。如儿童、老年人、孕妇具有一定的差距。
血清铁的降低更常见于铁缺乏,比如缺铁性贫血的病人,这时候补充含铁的药物或食物,多数血清铁能迅速恢复正常范围。血清铁升高是临床所说的铁过载,一些感染性疾病,长期慢性的肝肾功能衰竭疾病,使用含铁的药物,反复的输注红细胞,都能引起血清铁升高。
发现血清铁升高后,要找到引起血清铁升高的原因。部分病人铁过载比较重引起贫血、脏器功能损害,必要时要进行去铁治疗。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用微信“扫一扫”图中二维码,

即可把视频分享给您的微信好友或朋友圈。

相关推荐

血红蛋白由哪些组成
血红蛋白是红细胞内重要的蛋白质,在人体中主要的功能是发挥携氧的功能,还有储备铁的功能。血红蛋白作为一种蛋白质,是由α、β两类的肽链组成,也就是两个α链、两个β链组成的一个大分子的多肽类东西。血红蛋白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携氧,特点是容易和氧结合,也容易与氧分离。在肺泡里面,血红蛋白和氧结合,完成气体的交换,使一个乏氧的红细胞变为一个携氧的红细胞,通过血流转运到组织中。在组织中这时候血红蛋白非常容易和氧脱离,把氧释放给组织细胞,完成组织细胞的新陈代谢。其次,血红蛋白还是一个含铁的蛋白,可以和铁结合,也是体内铁的重要储备蛋白质。
语音时长 00:51

2021-12-30

68392次收听

粒细胞高是什么原因
外周血进行血常规的检查,其中一项就是中性粒细胞的计数和中性粒细胞的比例。粒细胞比值升高最常见的原因,是感染性的疾病,特别是细菌感染。在出现细菌感染的时候,会出现粒细胞的升高,会出现发热、C反应蛋白的升高,同时还伴有感染灶本身的一些表现。比如呼吸道的感染,就是咳嗽、咳痰的表现。消化道的感染就有腹痛、腹泻的这些变化。泌尿道的感染就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除了感染之外,其他原因还能引起粒细胞升高,比如一些应激状态,也就是一些比如严重的创伤,在手术以后,在一些非常严重的感染时候会出现这种应激反应。这时候在体内储备的中性粒细胞,会迅速的释放到血里来,引起白细胞总数特别是粒细胞总数的很明显的升高。把应激控制以后,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计数就会迅速恢复正常。除此之外,一些风湿免疫系统的疾病、一些甲状腺的疾病、一些肿瘤也都可以引起粒细胞的升高。除了这些非血液系统疾病以外,血液系统疾病,比如一些骨髓增殖性疾病,急、慢性的白血病也可以引起粒细胞比值的升高。
语音时长 01:15

2021-12-30

63341次收听

红细胞大小标准是什么意思
红细胞的大小标准,临床上一般以红细胞平均体积来定义红细胞的大小。体内的红细胞也不是完全均一的,有大一些的,也有小一些的,但是红细胞体积的平均值一般介于80~100fl之间。临床上大于100fl的红细胞体积,认为红细胞体积是增大的;小于80fl的,认为平均红细胞体积是减小的;介于80~100fl的叫正细胞性的。在显微镜下红细胞一般6μm~10μm,显微镜下可以看到中心圆盘状的这种典型的红细胞形态,中心会呈现一个中心淡染区。红细胞的主要功能是携带和输送氧气,红细胞在肺泡中和呼入的氧气结合,形成血氧的红细胞,经过左心时把这部分红细胞泵入到动脉中,最后进入毛细血管。红细胞具有很好的变形能力,正因为双凹圆盘状,而且没有细胞核,所以红细胞很容易变形。变形以后的红细胞进入组织,深入组织,把氧气输送给组织,使组织获得新陈代谢所需要的氧气,这就完成了红细胞的主要功能。
语音时长 01:13

2021-12-30

81490次收听

02:48
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偏高的原因
中性粒细胞是血白细胞的重要组成部分。中性粒细胞在外周血当中占白细胞比例的50%-70%,如果中性粒细胞明显升高,其他白细胞类型没有明显下降的情况下,白细胞总是就会明显升高,如果中性粒细胞比例超过70%时,考虑是中性粒细胞升高。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偏高可能是以下原因:第一,感染性疾病引起的,特别是细菌感染会引起中性粒细胞的明显升高,如急性支气管肺炎、急性肾盂肾炎、急性膀胱炎、化脓胆管炎、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鼻窦炎、胆囊炎、急性胰腺炎、急性胃肠炎、化脓性阑尾炎等;另外一些传染病,如流行性出血热、流行性脑膜炎、斑疹伤寒、立克次体病、梅毒;一些寄生虫病感染,如钩端螺旋体病、胆道蛔虫病、肺吸虫病等,都可以导致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明显偏高。第二,血液系统的疾病导致白细胞的显著升高,如多发性骨髓瘤、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粒细胞性白血病等,此时属于一种异常升高,和感染引起的中性粒细胞偏高是很不同的。第三,人体处于应激创伤状态,患者也会出现一过性的中性粒细胞的升高。如大面积烧伤的患者、脑梗或者心肌梗死患者、食物中毒、休克状态等,机体免疫系统自我代偿性反应过程中,白细胞会升高。第四,一些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如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尿毒症患者,也可以出现白细胞和中性粒细胞的升高。
03:20
血清C肽测定什么意思
血清C肽测定是判断胰岛功能的一个重要指标,因为C肽是胰岛素生成过程中同步产生一种物质,合成了多少胰岛素就产生了多少C。健康人群空腹状态下基础血清C肽水平不低于400pmol/L,血清C肽在餐后0.5-1小时达到峰值,参考范围是空腹状态基础值的2-3倍,餐后三小时,血清C肽基本降低空腹状态水平。C肽和胰岛素的生成的同时的,人体胰腺中的胰岛β细胞分泌胰岛素原,经过酶的剪切作用以后,就会同时形成胰岛素和C肽,所以胰岛素和C肽是等比例分泌出来的。因此通过检测血清C肽的水平是可以反映胰岛内分泌功能的,而且血清C肽属于内源性的胰岛素,不受外源性胰岛素药物的干扰,所以对于治疗期间的糖尿病患者,了解体内胰岛素水平,检测血清C肽是非常合适的,检测C肽比胰岛素更加能够准确地反映出胰岛的功能状态。一般来说1型糖尿病患者,无论是空腹或餐后监测血清C肽的水平都是明显降低的,反映胰岛β细胞分泌功能极差或者已经到了衰竭状态。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空腹血清C肽水平明显高于正常,糖尿病发展到了一定阶段后,胰岛β细胞大面积衰竭,C肽水平也会明显降低。此外临床上通过对糖尿病患者测定空腹状态,餐后一小时或者两小时的血清C肽水平,了解最近一段时间内胰岛功能的情况,结合目前的血糖水平变化等,制定更准确的治疗方案。
03:01
白细胞过多怎么回事
白细胞过多需要观察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异常细胞、幼稚细胞何种增多。如果是中性粒细胞的增多,短期增多和细菌感染有关。如果是持续的中性粒细胞增多,要考虑是否为慢性粒细胞性白血病,需要去做骨髓的相关检查。第二种类型就是淋巴细胞的增多,T淋巴细胞增多和病毒感染相关,如果是B淋巴细胞的增多,需要去做进一步的流式检查,来看是不是克隆性的淋巴细胞增多,再去考虑是否有慢性淋巴细胞性白血病。第三种情况就是病人存在异常细胞的增多,需要做血涂片甚至骨髓穿刺来确定是否存在急性白血病。
03:15
大腿青一块紫一块怎么回事
这样的表现实际上反映的是出血,出血一般会考虑是血小板减少、凝血功能异常,还是由于血管的脆性比较大引起的。所以一般需要做几个检查,包括血常规检查。另外需要考虑,是不是存在血小板功能异常,以及血管状态的异常,此时要看病人是不是长期服用抑制血小板功能的药物,如阿司匹林。若血小板的功能和血管的功能没有问题,可能是由于血管的脆性增加引起的。另外可能是血小板减少带来的,除要做血小板抗体的检测,以及其他的免疫系统疾病检测以外,还应当去做白细胞手工分类,来除外急性白血病的可能性。
03:00
血液淀粉酶高是怎么回事
血液淀粉酶主要是反映急性胰腺炎,除了血清的淀粉酶,还会做尿的淀粉酶,都是反映急性胰腺炎的发生、发展的重要指标。急性胰腺炎主要是由暴饮暴食、大量饮酒造成。急性胰腺炎最开始是胰腺外的分泌细胞出现大量水肿,严重的会出现急性坏死性胰腺炎。在怀疑急性胰腺炎出现急腹症时,应做血清的淀粉酶检测和尿液的淀粉酶检测。血清的淀粉酶的检测一般在发生后的8到12个小时内开始出现升高,血清淀粉酶超过500单位每升的时候,认为是阳性,主要是通过血清淀粉酶诊断病人的急腹症是否为急性胰腺炎。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是什么
嗜酸性粒细胞绝对值偏低与过敏、寄生虫感染等有关,常见于伤寒、副伤寒初期,大手术、烧伤等应急状态,或长期应用肾上腺激素后。但单一性的降低,其临床意义不大。人体中正常成熟的白细胞可以分为5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嗜碱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是白细胞的组成成分之一,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杀伤细菌、寄生虫的功能,也是免疫反应和过敏反应过程中极为重要的细胞。嗜酸性粒细胞可以释放颗粒性的内容物,引起细胞损伤,促进炎症进展。血液中的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表现为昼夜周期性波动,清晨细胞数减少,午夜时细胞数增多。这种细胞数的周期性变化是与肾上腺皮质释放糖皮质激素量的昼夜波动有关,当血液中的皮质激素浓度增高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减少,而当皮质激素浓度降低时,嗜酸性粒细胞数增加。所以在血常规中,嗜酸性粒细胞的数量是增多还是减少,与很多疾病有关。如果发生单一的嗜酸性粒细胞数的增多或者减少,不一定有很明确的临床意义,还需要结合其他的粒细胞的数量增多或减少,来进行综合的判断。
语音时长 02:19

2021-07-09

87483次收听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0.2是什么意思
嗜酸性粒细胞偏低0.2,说明做血常规检查,检查结果显示嗜酸性粒细胞比正常值低于0.2。正常情况下,嗜酸性粒细胞稍微有点偏低,只要没有出现临床症状,一般没有太大的临床意义。如果嗜酸性粒细胞出现偏高现象,说明有过敏或者寄生虫感染等疾病引起。需要结合临床症状和发病史,综合分析诊断,确诊后及时对症治疗。如果是嗜酸性粒细胞稍微有点偏低,需要咨询询问疾病史,比如某些人如果有使用肾上腺皮质激素类药物,或者患有伤寒和副伤寒,以及刚刚做完大手术,或者发生过大面积烧伤等情况,也会引起血液系统应急性出现嗜酸性粒细胞偏低。
语音时长 01:13

2021-05-20

75577次收听

血小板67怎么回事
血小板67一般是由于血小板生成障碍、血小板破坏或者是消耗过多血小板分布异常所致,而对于一些癌症患者在放化疗期间也会出现血小板数量过少。此外,血小板数量过少也可能与微血管病性溶血、肾功能不全、神经精神异常以及发热等因素有关。
血常规是抽血还是扎手指
血常规是抽血还是扎手指,要根据就诊部门而定。如果属于普通门诊,通过扎手指取出指尖血即可化验。而对于入院治疗疾病的患者而言,主要以静脉抽血为主,准确率较高。静脉血检测不能完全代替末梢血检测。很多种情况应用静脉血检测准确率会受到影响,也不方便。
凝血五项正常值
凝血五项正常值是指判断人体凝血功能是否正常、有无血液疾病的参考数值。
血小板高怎么办
血小板高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比如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继发性血小板增多症、骨髓疾病或异常、感染或炎症、药物或特定的治疗方法。如果怀疑自己的血小板计数异常,建议咨询医生进行评估、诊断和治疗。
血小板一直偏高是什么原因
不少人都有血小板偏高的烦恼,有些甚至是一直处于偏高的状态,导致这种情况出现的原因之一就是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再一个就是一些外界因素,会引起反应性血小板增高。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