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直肠癌的危害有哪些

发布时间:2018-09-2160358次收听

语音内容:

直肠癌发展到晚期的时候,因为晚期癌肿扩大时,会侵犯周围组织器官,可能会出现肝大,腹水黄疸,使患者排尿困难,尿频尿痛,甚至是恶液质。直肠癌的危害会出现全身极大的不适等。
肠道的分泌物会不断的增加,是直肠癌的危害之一。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1:50
直肠腺癌晚期可以治疗吗
直肠腺癌晚期可以治疗。直肠腺癌晚期治疗手段有多种,首先可考虑手术治疗。手术治疗后可取得病检,了解直肠肿瘤类型和基因驱动情况。术后进行化疗,根据病理类型选择不同方案。也可根据手术情况选择术后放疗,还可根据基因驱动情况选择靶向药物治疗。在直肠腺癌晚期的整个治疗过程中,中医药也可参与其中。中医药可通过提高人体的抵抗力,减轻化疗的毒副作用以及放疗的毒副作用。因此直肠腺癌晚期通过规范的治疗,均能达到延长生存期,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02:02
直肠腺癌中晚期能治好吗
直肠腺癌是直肠癌里面的一种,中、晚期的直肠癌可以有很多的治疗手段。根据直肠腺癌情况,可考虑手术,术后可进行相应的化疗,也可应用靶向治疗。在术后进行基因检测,使用相应的靶向药物治疗。还有一部分根据肿瘤周围的情况,可以术后有放疗等治疗。中医药在直肠癌的治疗当中也有很重要的作用,整个疾病的当中,全程参与中医中药进行治疗也能够起到很好的改善临床症状,延长他的生存期。总而言之,直肠腺癌的中晚期,一定要到专科医院进行规范的治疗,达到更好的生存期和生活质量。
01:55
排便次数过多是直肠癌吗
排便次数过多不一定是直肠癌。引起排便次数过多的疾病很多,包括感染性相关的肠炎可能会引起肠道发生急性的炎症,肠道蠕动的增加出现了大便次数的增加。另外肠功能出现紊乱,肠易激综合症和肠道菌群失调也可能会出现大便次数的增加。大便次数增加,伴有便血,通过积极的抗感染治疗无法缓解,另外中老年患者或家族有结肠癌的遗传倾向,需要进一步的完善肠镜检查,观察肠腔内是否发生肠息肉或结肠癌和直肠癌。所以不必过于担心,积极地进行相关的检查和治疗就可以。
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
直肠癌是大肠癌的一个分类,现在直肠癌的发病率在不断的上升。所以现在很多人都比较重视直肠癌的晚期症状,脓血便但是这些情况往往被误诊为痢疾,肠炎等,出现误诊、漏诊,导致病情进一步的发展,等到了诊断出是直肠癌晚期症状时,已经错过了最佳治疗时机只好手术,那么直肠癌患者术后护理又该注意些什么呢?
预防直肠癌的方法有什么
直肠癌是一种可怕的肛肠类疾病,症状在早期一般是很难被发现的。出现最早的症状是排便习惯的改变,这也是直肠癌最常见的症状。那么预防直肠癌的方法有哪些呢?我们来看一下专家是怎么介绍的。
直肠癌能治好吗
直肠癌是一种消化道恶性肿瘤,早中期如果积极治疗,大多能够治好。而晚期治好的难度相对较大。
直肠癌的症状
直肠癌的症状有便血、排便习惯的改变、肠壁狭窄梗阻。直肠癌指的是直肠的恶性肿瘤的总称。直肠癌有以下症状:1、便血,直肠癌早期多出现便血症状,血液多是暗红色的鲜血,与大便不混合,排便时有粘液排出,严重者排出脓血便,大便次数多。2、排便习惯的改变,主要表现为便意频繁大便次数多,每日数次至10数次,多的可以达到数10次。实际上每次只排出少量的血液和粘液,另外会有大便变形带有沟槽或者变细,排便不尽感。如果排便前肛门内有明显下坠感,便时里急后重并有下腹疼痛,可能属于晚期的情况。3、肠壁狭窄梗阻症状。如果直肠癌导致肠道狭窄,肠腔阻塞或肠胃有压迫黏连造成,晚期会有大便困难粪便变细的情况。如果直肠癌持续加重会有全身的症状,有贫血、消瘦、乏力、浮肿等情况。
语音时长 01:45

2020-03-20

58636次收听

直肠癌的饮食应该注意什么
一般情况下,直肠癌的饮食应该注意增加膳食纤维的摄入量、多摄入富含抗氧化物质的食品、增加omega-3脂肪酸的摄入量等。具体分析如下:
直肠癌的早期症状
直肠癌早期会出现便血,大便习惯的改变,肠道狭窄及梗阻等症状,直肠癌早期症状还有可能会表现为肛门疼痛及肛门失禁。一、便血,便血是直肠癌最常见的症状,而且很容易被误认为是痔疮,而耽误治疗。直肠癌引起的便血都为红色或暗红色,可以出现脓血便,有时会伴有血块或坏死组织。很多患者在没有明显诱因出现便血、肛门异物感后,往往会认为是痔疮发作引起,忽视了可能是癌变的情况。二、大便习惯的改变,排便习惯改变也是直肠癌肠症状之一。由于癌症肿块以及其分泌物会对肠道造成刺激,引起便意频繁,排便不尽感,晨起腹泻的情况会增多,甚至影响晚间的入睡,改变了往日大便的习惯。三、肠道狭窄及梗阻现象,随着肿瘤的增大,很容易引起梗阻现象。像直肠壶腹部的癌,因为都是溃疡型,直肠壶腹部有比较宽大,一般需要一到二年左右才会引起狭窄梗阻、大便形成变细、排便困难、便秘,引起腹部不适、气胀、腹痛。由于粪便堆积,在梗阻上段乙结肠部位,有时在左下腹部,可以扪及条索状肿块。
语音时长 02:03

2019-10-11

56427次收听

直肠癌是如何引起的
直肠癌作为一种恶性的肿瘤,引起直肠癌的原因有比较多,主要包括遗传因素、不良的饮食习惯、不良的生活习惯、缺乏锻炼等。此外,经常食用保健品,也可能会导致机体得直肠癌。我们在临床当中认为很多直肠癌是由直肠息肉转变而来的,许多直肠息肉由于未能及早发现,经过长时间的变化,受到严重的刺激,可能会发生突变,造成直肠癌的发生、发展。所以我们在临床工作当中,会遇到有些人误把直肠息肉或直肠癌,当痔疮来看,一直拖延未治,最终导致直肠癌的发生的案例。所以我们建议如果是有出血情况,一定要及早到医院专科进行就诊,明确诊断。
语音时长 01:48

2019-10-11

61747次收听

直肠癌术后胃疼怎么办
直肠癌术后出现胃疼的情况,要明确原因治疗。如果在术后三天出现的,应该属于术后出现的胃溃疡或者胃出血,要进行镇静及止血治疗。手术后出现消化功能紊乱,要服用胃康灵搭配沉香化滞丸缓解。另外,胃部疾病导致的胃疼,要服用吗丁啉等药物治疗。
怎样区分直肠癌便血和痔疮
肿瘤的便血跟痔疮的便血首先从发病机理上是不一样的,在便血的方面上痔疮的便血是因为静脉丛的扩张,而肿瘤便血不管排不排便,出血都可能有。肿瘤的便血通常是创面的出血,出血之后可能会在肛门里存一段时间,这个时候可能颜色就比较暗了,甚至有时候有很难闻的味道。首先从排便与大便的关系来讲,肿瘤的便血与排便没有关系;第二从颜色来讲,痔疮的便血是很新鲜的,通常是在大便完了之后,会滴下了很新鲜的血,肿瘤的便血是颜色很暗的,甚至有时候有味道。实际上从这两点应该就可以区分肿瘤的便血跟痔疮的便血,当然不是专业人士可能很难区分。肿瘤的便血可能还有合并的其他问题,可能不单纯是便血、大便次数增加、出现粘液,还有合并的问题。所以有便血还是要到医院去检查。
语音时长 02:24

2018-09-21

58594次收听

直肠癌放疗后的副作用
直肠癌放疗后副作用是,皮肤反应、胃肠反应、骨髓抑制反应,还有泌尿系反应等。一、皮肤反应,因为放疗是直接作用在病变的局部,放疗是经过皮肤的,所以会对皮肤产生毒素反应。经过放疗以后,放疗照射区域内的皮肤会出现一些改变,这些改变包括瘙痒、色素加深、滤泡样的红斑、脱皮、水肿等等。二、胃肠反应,长时间的做放疗以后,患者会出现一些胃肠不适症状,比如食欲下降、腹泻、大便困难、肛门下坠、粘液血便等。主要是因为经过放疗以后,肠粘膜会发生一些改变,从而导致肠道出现异常变化。三、骨髓抑制反应,直肠癌放疗后白细胞、红细胞、血小板会整个下降,最终引发骨髓抑制。四、泌尿系统反应,在做直肠放疗过程中,直肠和泌尿系统离得特别近,泌尿系统受到放射影响后会出现排尿不畅,小便疼痛、尿急、尿频、血尿等症状,但一般泌尿系统的反应不会太重。所以做放疗也会出现一些毒素反应,但这些毒副反应通过调整的放射量,辅助用药,尤其是使用中医药辅助治疗,可以明显改善放疗所带来的副作用。
语音时长 03:48

2018-09-21

60103次收听

07:39
直肠癌手术方式
对于直肠癌病人的手术治疗方式有保肛手术、不保肛手术、腹腔镜手术以及开腹手术等等的手术方式。对于患者年龄、肿瘤的部位、肿瘤的大小、肿瘤侵犯的深度、肿瘤周围有没有转移以及肿瘤的类型等等,都是在选择直肠癌患者治疗方式的时候,需要考虑的一些问题。首先要保证直肠癌患者的生命安全,保证直肠癌疾病的根治,最后,才考虑保肛的问题。就目前来讲,针对腹腔镜手术的技术,已经非常完善,而且非常成熟。腹腔镜手术,完全可以替代开腹手术,来对直肠癌患者,进行治疗。一般情况下,腹腔镜手术具有损伤小以及恢复快的特点。所以,把腹腔镜手术,作为治疗直肠癌的首选治疗方式。在不能够做腹腔镜的情况下,才考虑开腹手术。医生会根据患者的情况,选择适合的手术方式。
01:48
直肠癌病人要做什么检查
对于直肠癌的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就必须要重视直肠指检、直肠镜或者是乙状结肠镜等检查方法的应用。一般情况下,直肠癌的患者通过镜检,就可以获得病理的诊断。患者进行检查的目的,首先,就是需要定性是不是癌以及有没有癌。患者进行肠镜检查,取活检,是属于最基础的检查方式。其次,对于患者的肿瘤,需要进行分期,就是要通过一些检查,来确定患者病到什么程度,有没有出现外侵的表现,有没有出现淋巴结转移的情况,有没有出现肝转移、肺转移的情况,在这时候,患者可能就需要进行ct检查以及核磁检查。最后,如果直肠癌的患者,要准备进行手术治疗,还需要对患者进行一些手术风险方面的评估,比如查血、心肺功能测试。目的是在治疗之前给病人做全套的定性、分期、手术风险评估这些相关的检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