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幽门螺旋杆菌吃什么药物

发布时间:2019-05-3060463次收听

语音内容:

如果幽默螺杆菌感染是引起很多疾病的一个明确的致病因素的时候,患者需要去做一个根除治疗。目前世界上,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有一个统一的专家共识,去做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治疗。一般需要四种药物联合用药10-14天,绝大多数的病人都可以通过这样的治疗来获得幽门螺旋杆菌的根除。
这四种药物包括质子泵抑制剂、抑制酸分泌的铋剂、两种抗生素,临床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去选择在治疗原则范围内的四联药物,然后联合应用10-14天,再停药一个月,最后用吹气等检查方法来判定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没有根除。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幽门螺杆菌需要做哪些检查
幽门螺杆菌常用的方法为碳13或碳14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的检测方法分为侵入性和非侵入性两大类。侵入性方法,需要行胃镜检查,获取胃黏膜进行诊断,如快速尿素酶试验,WS染色、幽门螺杆菌培养、多聚酶链反应等。非侵入性方法包括:呼气试验、幽门螺杆菌抗体检测、粪便抗原试验等。临床上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常用方法有:呼气试验、快速尿素酶试验及WS染色。根除幽门螺杆菌治疗后,判断幽门螺杆菌是否被成功根除,常用的方法为呼气试验。因每种方法都有其不足之处,故需视情况而定。
语音时长 01:19

2022-08-01

16089次收听

幽门螺杆菌是哪些原因引起的
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传染病,所以是互相传染的。病人经常会问为什么会得这个病,还是从别的人那里传染过来的。幽门螺旋杆菌是一种微需氧菌,在牙齿,口腔以及胃内是可以存活的,离开了这个微需氧环境,实际上这个细菌就不容易存活,通过粪口传播,就是共同进餐,反复的菜被筷子污染以后可以引起感染。男女进行接吻时,唾液的交流也可以引起感染。小baby喂养的时候,如果长辈通过口唇咀嚼以后再喂给小孩儿,也可以引起感染,这些都是传播途径。幽门螺旋杆菌,很难在胃内自行的清除,少数的人可能会清除掉,很多人都会在胃内定居繁殖,中国人可能高达50%,局部地区可能达到70%,80%的比例,幽门螺旋杆菌都阳性。所以平常要注意分餐,用公筷会比较好,特别是新冠疫情所影响,大家可能对安全意识,预防传染病的意识会更高一些了。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了以后不一定都致病,致病可以在胃内定植,引起免疫反应,又产生尿素酶,分解食物以后变成氨和二氧化碳,会导致呃逆、反酸、胃胀、早饱等消化不良的表现,导致黏膜糜烂,修复的时候可以发生萎缩、癌变,糜烂进一步发展就是溃疡。所以无幽门螺旋杆菌则无溃疡,消化性溃疡跟它的关系非常密切,要重视这个细菌。查体体检的时候,都可以进行相关的检查来明确,也能保护家人。
语音时长 02:29

2021-11-05

78818次收听

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症状
其实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它不一定引起临床症状,是否引起临床症状,主要是看感染后胃粘膜发生损伤情况。多数患者表现为一个无症状带菌状态。少数患者由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胃酸分泌过多,胃黏膜保护机制变差,可能会造成糜烂消化性溃疡发生。因此患者仅仅有幽门螺杆菌感染,但是没有临床症状,也没有这些胃癌家族史,以及服用一些非甾体类抗炎药,这些胃粘膜其它的损伤因素,也不一定非得进行药物治疗。还有一部分人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以后会出现胃粘膜炎症,就可以在临床上出现比如说反酸,比如说上腹部隐痛,餐后饱胀不适,这种相对的化不良症状。
语音时长 01:13

2020-02-27

64855次收听

幽门螺杆菌有什么症状
幽门螺杆菌的症状有腹痛与消化不良、消化道出血、慢性胃炎、恶心和食欲减退、不明原因贫血等。
幽门螺旋杆菌超标要怎么办
幽门螺旋杆菌指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超标表示已经感染,患者可以通过饮食调理、改善饮食习惯、药物治疗等方式进行治疗。具体分析如下:
幽门螺旋杆菌什么情况需要根除
幽门螺旋杆菌对于很多人来说并不是非常了解,胃部健康的人对它更是不清楚,幽门螺旋杆菌是会导致胃部疾病出现的,如果有胃黏膜发生病变,胃溃疡等疾病的人一定要根除幽门螺旋杆菌,想要避免感染幽门螺旋杆菌也要注意正确饮食。
幽门螺旋杆菌复发吗
幽门螺旋杆菌可能会复发。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后,因此需要预防。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远离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预防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饭前、便后要洗手,洗手应该反复清理手心、手背、指尖的缝隙,不要给幽门螺旋杆菌留有机会。二、食物要经过高温后食用,幽门螺旋杆菌不耐热,因此水要烧开才能喝,肉要煮熟才能吃,牛奶也要消毒之后才能饮用。三、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少食多餐、不吸烟、不喝酒、营养均衡、细嚼慢咽。四、如果家里有感染幽门螺杆菌的人,要使用公筷分餐,直到完全治愈。五、禁止口对口的喂食,尤其对小孩子,一定要避免给孩子口对口喂食。六,牙具要定期更换,使用一段时间漱口水和抑菌的牙膏来缓解口腔的炎症,牙刷一般每三个月要更换一次。
语音时长 01:32

2019-12-10

63394次收听

幽门螺旋杆菌检查吹气还是抽血好
幽门螺旋杆菌检查采用吹气的方法比采血的方法更好,但是各有各的特点。幽门螺杆菌的碳13和碳14的尿素呼吸试验检测,目前是诊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最佳方法,特点是操作简便、快速、准确、无创,检测结果呈阳性,可以确诊为现症感染;碳13和碳14的检测方法也可以用于判断幽门螺杆菌药物治疗后的疗效标准。采用血清学检测幽门螺杆菌的方法,特点是其阳性结果,被认为是有活动性的幽门螺杆菌的感染;而由于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血清中的抗体水平在半年内仍然维持阳性,血清学检测幽门螺杆菌不能区分现症感染还是过去感染,不能用于判定药物的疗效,该方法常用于人群中幽门螺杆菌感染的流行病学的调查。
语音时长 01:21

2019-12-10

59779次收听

01:46
幽门螺旋杆菌会自愈吗
儿童被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后,在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一定的自发清除率,大约有10%左右。而成人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如果不经过药物治疗,不能自行清除。对于大部分患者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不需要药物治疗,但是有一部分患者会出现严重的症状,这时就需要通过药物进行治疗。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在成年人中高达40%到60%,意味着每两个人当中就有一个人感染。其中儿童及青少年的感染率也高达20%到30%。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随着年龄的增加,感染率也在增加。总之,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率在中国非常高。
01:40
幽门螺旋杆菌危害大吗
幽门螺旋杆菌危害大不大,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判断。幽门螺旋杆菌的危害:一、四种上胃肠道疾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密切相关,包括慢性胃炎、消化性溃疡病、胃溃疡和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胃癌和胃黏膜相关淋巴组织淋巴瘤,目前最明确的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是胃癌的发病因素。二、一些胃肠道外疾病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明显相关,幽门螺旋杆菌感染与冠心病、高血压、脑血管疾病、营养代谢疾病和皮肤疾病有关,在其发病过程中可能起一定的作用。三、一些不明原因的缺铁性贫血、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也与幽门螺旋杆菌感染有一定的相关性。
02:10
幽门螺旋杆菌会复发吗
幽门螺旋杆菌根除后有再感染的可能性,患者需要养成良好的习惯来远离幽门螺杆菌感染。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预防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一、饭前、便后要洗手,洗手应该反复清理手心、手背、指尖的缝隙。二、食物要经过高温后食用,幽门螺旋杆菌不耐热。三、少吃刺激性的食物,少食多餐,不吸烟,不喝酒,营养均衡,细嚼慢咽。四、建议分餐。五、禁止口对口的喂食,尤其对小孩子。六、牙具要定期更换,建议使用一段时间漱口水和抑菌的牙膏来缓解口腔的炎症,牙刷每三个月要更换一次。
什么是幽门螺旋杆菌
幽门螺旋杆菌一般指幽门螺杆菌。幽门螺杆菌通常是一种常见的细菌,主要寄生于人体的胃黏膜中。若受到感染,应遵医嘱进行改善。
C14阳性接吻会传染吗
C14阳性说明感染了幽门螺旋杆菌,而该疾病具有一定的传染性,所以如果检查出C14呈现阳性,那么接吻的时候会有很大的几率传染给对方。建议尽早的接受治疗,一般可以使用抗幽门螺杆菌的药物,也可以采取四联疗法。
01:14
幽门螺旋杆菌是怎么得的
幽门螺旋杆菌是寄生在胃的幽门部的细菌,有的时候呈螺旋状,有的时候成杆状,所以叫幽门螺旋杆菌,是微需氧菌,几乎就是厌氧菌,基本上是通过粪和口的途径传播。在家庭之中,如果有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成员经常在一起吃饭,有可能出现交叉感染。研究表明:幽门螺旋杆菌的人群感染率很高,大概一半左右的人有幽门螺旋杆菌的感染,幽门螺旋杆菌可能是经过消化道进行传染,因为经常在一起吃饭的人,以及喜欢吃生冷食物的人患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的几率要比普通人群相对的高一些。
01:29
幽门螺旋杆菌感染要注意什么
幽门螺杆菌感染后要注意以下情况:第一,如果幽门螺杆菌感染明确的跟疾病相关,它作为一个致病因素,建议一定要做根除治疗,临床治疗结束之后,一定要再去做检查来判定是不是已经做到根除治疗。第二,幽门螺杆菌感染可能跟消化道传染有关系,所以发现幽门螺杆菌感染时,建议跟家人一起用餐时要分餐制,要注意饮食卫生和生活方式,因为经常在一起吃饭的人,相互感染的几率会增加。当做完幽门螺杆菌根除治疗之后,就可以放心的跟大家一起进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