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按哪个穴位排解多汗

发布时间:2019-09-2770535次收听

语音内容:

多汗有没有穴位可以治疗。多汗除用中药治疗之外,人体的穴位也有一定的防治效果。常用的穴位一个是合谷穴,合谷穴就是手背上大拇哥和食指之间的交叉的位置,老百姓叫做虎口的地方,虎口的地方就是合谷穴,按压合谷穴据现代研究显示,能够促进汗腺的收缩,有一定的止汗的效果。

只是按压合谷穴,有的时候是效果不是那么强,还有一个穴位就是在脚上叫复溜穴,它是肾经的穴位,是在太溪穴上两寸,太溪穴是在内踝和跟腱之间的凹陷,这个穴位比较好取,再往上两寸,两指就是复溜穴,复溜穴顾名思义就是让肾经的水湿一点一点溜出去,所以把你的汗液就能够代谢而去,临床上一般合谷穴可以重按,复溜穴可以轻按,合谷穴和复溜穴是止汗治疗的最佳拍档。

合谷穴要重点的按压,它可以重按,复溜穴一般要轻轻地按,所以合谷穴重揉,复溜穴轻揉即可。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2:09
胃部按摩手法步骤
胃部按摩手法步骤,主要分为按摩和推拿,同时包括揉法和按法,首先说按摩,因为按摩是腹部,主要是针对的消化和内分泌的失调。按摩就可以用指按或者用掌按,或者可以用摩。摩就是针对局部周边的穴位进行比较柔和的、轻缓的刺激,一般顺时针为补。如果是患者消化不良、腹胀,可以通过以肚脐为中心,顺时针的按摩,能够改善消化,增加排便运化,顺时针多用5-10分钟,可以按揉一百到二百下,按揉以外也可以通过推拿、点按,剑突下到肚脐连线终点,相当于肚脐上四寸的位置中脘穴。可以用拇指做环形地按揉,或者由轻到重,让力道渗透进去,也可以按揉或者,对肚脐两侧天枢穴,从肚脐旁开两寸,从拇指的宽度也进行按揉,也能够改善腹部胃部的消化、运化问题。
阳溪穴
阳溪穴位置阳溪穴位于腕区,腕背侧远端横纹桡侧,桡骨茎突远端,在手背部,拇指使劲往上翘的时候,手背部就能出现一个窝,这个窝是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凹陷,就是阳溪穴。阳溪穴如何取穴阳溪穴取穴位是在拇指上翘,在手腕桡侧,拇长伸肌腱与拇短伸肌腱之间,桡侧关节处取穴。阳溪穴的功效按摩阳溪穴可以起到平肝潜阳、通利关节、舒经活络、清热散风。可以缓解疼痛,尤其是牙疼、头痛,以及腱鞘炎、结膜炎引起的不适。还可以起到安神定志的作用,用来治疗神经衰弱、失眠等疾病。阳溪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那么首先来说是这个针刺,第二,我们说可以按摩,再有,阳溪穴可以艾灸。针刺或斜刺阳溪穴0.5-0.8寸,可以缓解疼痛,使用针刺法时不宜过猛,腹部、腰骶部及能引起子宫收缩的如合谷、三阴交、昆仑、至阴等禁止针灸。我们点燃这个艾灸,在这块进行回旋灸,一般来说距皮肤3-5公分,点燃这个艾条,局部熏灸大概是5-10分钟。用大拇指每天坚持按揉阳溪穴,以手指指腹或指节向下按压,并作圈状按摩,全手转动,按顺时针方向按揉约100次左右,反复几次,需要按摩五分钟左右。阳溪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我们要看一下,他的这个病情的程度,如果说局部的疼痛重,比如说像牙疼很重,或者是局部的腱鞘的炎症很重的话,我们通常来讲,每日都可以治疗,如果说症状缓解了,那么我们可以每2-3天去治疗一次。阳溪穴的禁忌我们扎针的时候,不能够把这个针过深过重地刺入关节腔,这样的话容易造成关节的损伤再有呢,推拿的时候,也要采用柔和的方式去进行。有这种流产史的,有这个怀孕的病人我们不宜使用过重的手法。它靠近关节在这个地方,我们不能够做化脓灸,一般来说,我们只采用这种温和灸的,这种艾条灸就可以了。
语音时长 04:05

2022-02-17

164883次收听

大敦穴
大敦穴位置在我们的足大趾上面,在足大趾末节的外侧,距趾甲角0.1寸的位置上。大敦穴如何取穴大敦穴位于我们的足部,足大趾的靠近第二个脚趾的这一侧,靠近小指这一侧是外侧,距趾甲角横0.1寸,纵也是0.1寸的位置,这就是大敦穴。大敦穴的功效大敦穴对于肝经的病症是起到很好的调整作用,它有调神志的作用,它可以缓解神志的疾病,有疏泄肝经之气的作用。大敦穴最适合的理疗方法首先来说是用针刺的方法,把它消毒之后,用点刺的方式进行,也可以留针,碰到了急性的昏迷的病人,也可以在这个位置进行点刺放血,也可以采用按摩的方式,采用拇指的指腹,去揉大敦穴。大敦穴理疗的频率及最佳时间大敦穴的使用,要看病情的轻重缓急,一般来说像大敦穴的放血,以及留针的刺法,是用于急性的症状,如果说是治疗少腹的聚集,每天治疗一次,症状改善之后可以延长频率,比如说一周两次左右即可。大敦穴的禁忌大敦穴靠近趾甲缘,因此,在治疗的时候,一定要严格消毒防止感染,要注意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病人末梢循环很差,在这个地方针刺,特别要重视消毒,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伤,造成糖尿病足。
语音时长 02:50

2022-02-17

70226次收听

02:32
肾虚按摩什么穴位
如果人体出现了肾虚,包括肾气虚、肾阴虚、肾阳虚的状态,可以通过按摩具有补益肾气,滋补肾阴的穴位来调整这种状态。常用的穴位可能会用到比如太溪穴,太溪穴在内踝部位,可以摸到内踝最高的地方和跟腱之间的凹陷处,有补益肾气的作用。还有复溜穴,位置在太溪往上大约三横指的地方,有补益肾精、补益肾阴效果。还有后背可以选用肾俞穴,肾俞在平肚脐在旁开正中线大约三指的位置,是肾脏之气输注在后背的。如果没有肾虚的状态,不要轻易的去按摩它们。
什么是内关穴
内关穴位于手厥阴经的循行线上,是八脉交会穴之一,对胸胁胃脘的胀满疼痛、冠心病心绞痛、噎膈症、疟疾等病疗效甚为理想,绝大多数针一次即显效。而对于有的人来说,通过按摩内关穴,对身体带来的好处有很多,消除疲劳,帮助入眠、减轻晕车晕船症状、宁心安神等等。
脏腑点穴是什么
脏腑点穴属于中医疗法,也就是施治者通过双手或“指功”作用于患者的经络穴位来实施治疗的,重点部位在腹部,也可以用于治疗身体四肢,腰背疼痛一系列的疾病,达到恢复身体脏腑的功能。运用脏腑点穴对于患者来说既不用针又不用药,效果很好,自然很受欢迎。
鼻子两侧是什么穴位
我们身体有各种各样的穴位,不同的穴位也有着它的名称,像鼻子两边就有迎香穴,上迎穴,鼻子周围还有印堂穴,经常按揉能够达到辅助治疗疾病作用,可以根据自身需求来按揉穴位来治疗。
常按涌泉穴有什么好处
涌泉穴是人体中一个很重要的穴位,它位于人的脚底,具体位置大约是在当你弯曲自己的脚趾的时候,要用力,在脚底的最前边出现的那个凹陷的地方就是涌泉穴,黄帝内经说过,肾经就是从脚底的这个涌泉穴来的,从脚底扩散到全身的每个角落。
01:27
阴谷穴能治疗头汗吗
阴谷穴治疗头汗有一定的效果。阴谷穴是足少阴肾经的穴位,因为阴谷穴是水湿汇聚之处,所以中医自古就认为它能够有效地抑制多汗,因此临床上使用有一定效果。阴谷穴的取穴位置在大腿的腘窝内侧,就是膝盖弯的内侧,在解剖学上就是半腱肌肌腱和半膜肌肌腱之间的缝隙。当患者觉得出汗比较多的时候,除药物治疗和避免过于焦虑烦躁外,也可以适度的按压阴谷穴。按压的正确方法是缓缓吐气,左右同时用力按压阴谷穴六秒钟,至发痛的程度为止,每天需有耐心按压三十次。
太阳穴胀痛怎么办
在当代社会很多人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大量的工作让人焦头烂额,过度的使用大脑,就会产生太阳穴胀痛的现象,出现这类情况,可以适当的放松,或者按摩一下就好,但是应该注意手法,也应该注意规律性,一旦出现严重情况,对于身体也有非常大的危害。
合谷穴在什么位置在哪里
合谷穴的位置在手的背侧,就是在第二掌骨的中点下缘的位置。用手按合谷穴,可以有明显的酸胀感觉,简便的取穴方法可以有:用手的大拇指,然后放在这两个拇指和食指之间,拇指指尖到的这个位置,就是合谷穴的位置,这是合谷穴的简便取穴法。合谷穴在第一、二掌骨之间,第一骨间背侧肌中,深层有拇收肌横头、有手背静脉网,为头静脉的起部,腧穴近侧正当桡动脉从手背穿向手掌之处;分布有桡神经浅支的掌背侧神经,深部有正中神经的指掌侧固有神经。
语音时长 01:11

2019-02-14

56354次收听

三阴交穴是什么
三阴交穴是指足太阴脾经上的一个穴位。三阴交有脾经提供的湿热之气,有肝经提供的水湿风气,有肾经提供的寒冷之气,三条阴经气血交会于此,所以名叫三阴交穴,三阴交不但有健脾的作用,并且对肝经和肾经也有调理的作用,在临床上非常常用,同时,也是一个常用的保健穴位。三阴,即足三阴经,交,即交会,三阴交穴是指足部的三条阴经中气血物质在本穴交会。
语音时长 01:09

2019-02-14

66544次收听

攒竹穴的位置在哪里
攒竹穴是足太阳膀胱经上面的一个穴位。攒竹穴主治头、目等疾患,如头痛目眩、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面瘫等;治疗呃逆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攒竹,攒,聚集也。竹,山林之竹也。攒竹名意指膀胱经湿冷水气由此吸热上行。攒竹穴的位置是在眉头的凹陷处,即眉头边上用手压有一个凹陷的地方,按压有一些酸胀的感觉就是攒竹穴的位置。取攒竹穴的时候,应要求患者采用正坐或仰卧的姿势。攒竹穴有额肌及皱眉肌,以及额动、静脉处分布有额神经内侧支。
语音时长 01:00

2019-02-14

63537次收听

02:30
照海穴的作用与好处
补肾、养阴、清热、治疗月经不调。照海穴在临床上是用的比较多的一个穴位,主要能够补肾、养阴和清热。照海穴能治疗月经不调、痛经、不孕症等妇科疾病;还能治疗失眠、癫痫等神智方面的疾病;还可以治疗阴虚火旺,引起的咽喉干痛和眼睛干涩、疼痛这些病症;针对小便频数和小便不通症状,都有一定的治疗作用。现代常用于治疗尿道炎、肾炎、神经衰弱、癫痫、月经不调、功能性子宫出血等。总之,照海穴的作用非常广泛,只要是肾阴虚、有阴虚火旺引起的疾病都可以治疗。
02:26
外关的作用与好处
外关穴具有疏风清热、活血止痛、通经活络的作用。在临床常用于治疗偏头痛、高热、神经性耳聋、落枕、急性腰扭伤等症状;还可以与阳池、中渚主要治手指疼痛、腕关节疼痛,治疗效果方面具有一定的优势。外关穴在临床上用的非常多,主要治疗感冒、发热等热病,还有头痛、耳鸣、耳聋等这些头面和五官科的病症;还可以用于肋间神经痛和颈肩部的疼痛。另外,外关穴还可以用于上肢的麻木、无力和疼痛病症。经常的揉按外关穴,可以缓解耳鸣、耳聋、头痛等症状。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