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禾医生官网

语音答疑

查疾病 找医生 找医院

肌肉萎缩症状

发布时间:2020-03-1963384次收听

语音内容:

肌肉萎缩是由于各种不同的病理原因导致的,肌纤维数目的减少或者是体积变小而导致的一种骨骼容积下降,是一种渐进性的肌肉弱化和萎缩的疾病。其常见于肌肉丰厚处,如大腿及脊柱处。肌肉萎缩,患者由于肌肉的萎缩、肌肉的无力,可能需要长期的卧床,容易发生一些肺部的感染、压疮、泌尿系感染,甚至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并发症,会对患者生命构成极大的威胁。

肌肉萎缩临床上病因主要与肌肉本身的疾病或者是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所致等因素有关。常常会引起全身包括头面部、上肢、下肢一种弥散性和局限性的肌肉萎缩,可以表现为横纹肌的营养不良,肌肉体积较正常的缩小,肌纤维变细,甚至或者是消失。另外肌无力是比较常见的表现。 在我们进行体格检查时,我们要注意肌肉的体积和外观,注意对肌力和肌张力等的检查情况。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

×

打开微信,点击底部的“发现”,

使用“扫一扫”即可将网页分享至朋友圈。

相关推荐

03:07
老人腿没劲发软怎么回事
老人一般情况下走路不如年轻人利索,这是正常现象,多半和人体机能减退有关,肌肉减少症是老年人腿无力的重要问题。对于老年人来说,要适当的增加户外活动,要锻炼腿部的肌肉,因为肌肉力量好了,器官的代谢,包括身体的机能,生活的质量才会有所提高。还要考虑老年人有没有一些代谢性疾病,如说老年性骨质疏松或长期卧床,或有其他的一些疾病,如脊髓压迫症、双腿的功能障碍或神经系统疾病,如帕金森等,这些都可以使肌肉力量减弱。
肌肉萎缩的诊断要点
肌肉萎缩的发生主要与横纹肌的营养不良有关,大多数患者往往由于不了解肌肉萎缩的早期症状,而耽误治疗,导致病情加重.因此应及早诊断,及早治疗.其诊断除可根据患者病史及体格检查进行外,还应注意患者肌肉体积和外观、肌力和肌张力、有无全身性疾病等.
治疗肌肉萎缩的两大日常注意点
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是任何疾病包括肌肉萎缩的治疗中必不可少的辅助环节。对于肌肉萎缩的治疗来说,首先要注意的就是对以往不良习惯的改正,以及对身体的不足加以了解和做出对应的解决方案。肌肉萎缩的发病与过度劳累有很大关系,该病患者往往与劳累过度,用眼过度,日夜操劳,或因奔波而起居失常,耗伤气血,体质下降
肌肉萎缩患者会死吗
肌肉萎缩疾病为我们在生活中常见的一种痿症,不仅让患者的身体有损害,对患者的生活也会产生一定的影响。肌肉萎缩的症状不被人们重视,以至于不加以时间积极进行治疗,所以才导致此病越发的严重,可能很多病人不是很清楚,这种病带来的危害是很大的,那么肌肉萎缩患者会死吗
大腿肌萎缩塌陷什么原因
大腿肌萎缩塌陷有可能是急性脊髓前角灰质炎导致,发病的人群主要就是儿童。低钾性周期性麻痹以及肌营养不良症也有可能会导致大腿肌萎缩塌陷。如果说患有多发性肌炎,出现这种现象的可能性也会增加。除此之外,大腿肌萎缩塌陷和运动神经元病也有关系。
脊髓纵裂肌肉萎缩是怎么回事
脊髓纵裂肌肉萎缩是一种少见的先天性的畸形。脊髓被椎管内骨性纵隔分为两半,并产生脊髓压迫症状治疾病,其是由椎体向后生长之骨性的软骨或者是纤维的纵隔,将脊髓或终丝分成两半,其临床上多见于儿童,亦可致成年人可出现症状。症状有背部的皮肤异常、下肢的神经症状以及下肢的畸形等。其成人一般疼痛是主要的症状,神经症状都为进行性,包括膀胱以及直肠的功能等。随着病情的进展,脊髓纵裂可以导致多处的骨骼肌肉畸形,可以出现肌肉的萎缩,双下肢的不对称,出现马蹄内翻足等另外会导致肌肉力量的减弱,导致一些反射减弱或消失,导致二便功能的失禁等。总之脊髓纵裂可以导致下肢的肌肉萎缩以及肌无力等。
语音时长 01:34

2020-03-19

54658次收听

肌肉萎缩的症状
肌肉萎缩指发生了横纹肌的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或消失,最直观的表现是肌肉的体积缩小。可表现为一侧的肢体,两侧肢体或全身肌肉容积减小。由于肌肉本身的疾病,或者神经系统功能损害导致,最常见神经源性肌萎缩和肌源性肌萎缩,也有脑部病变导致的废用性肌萎缩。患者除了肌肉变细、变小以外,还会出现肌力下降、肌张力下降。具体的临床症状和萎缩的部位有关:大腿肌肉萎缩会出现大腿变细,以股四头肌萎缩为主,患者抬腿困难,能行走的距离明显缩短;小腿肌肉萎缩,以腓肠肌萎缩多见,患者小腿变细,呈鹤腿样表现;肩胛带肌肉萎缩,以进行性的四肢近端肌萎缩常见,多见于肌营养不良肌;肌源性面部肌肉萎缩,比如肌营养不良的面肩肱型,可以出现斧状面容;骨间肌和鱼际肌萎缩,可以引起患者握力下降,不能持重物。
语音时长 01:40

2020-01-07

49626次收听

肌肉拉伤症状
肌肉拉伤症状为肌肉僵硬或无力,轻度拉伤时,撕裂的肌肉可能会感觉有点僵硬,严重的肌肉拉伤会导致剧烈疼痛,甚至无法活动。肌肉拉伤是肌肉快速强烈的收缩或过度拉长,均会超出肌肉组织的承受力,从而导致肌肉撕裂或断裂,称为肌肉拉伤,肌肉拉伤多易发生在腰部和腿后部的肌肉,症状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突然发作的疼痛。2、肌肉酸痛。3、拉伤部位活动功能受限。4、皮肤可有瘀青或变色。5、拉伤肌肉处的肿胀。6、肌肉痉挛。初期处理包括休息、24小时以内冷敷,可用毛巾包裹冰块局部敷在肌肉拉伤处、抬高伤侧,24小时以后热敷,轻度拉伤可以保守治疗,严重的拉伤,有时需要外科手术治疗。
语音时长 01:30

2020-01-07

56702次收听

肌肉萎缩怎么办
骨折后石膏固定,或者粉碎性骨折固定时间过长致使肌肉得不到活动,引起肌肉萎缩,可以通过肌肉锻炼恢复,达到正常水平。神经源性肌萎缩,需要对萎缩肌肉进行主动或被动运动。肌肉萎缩指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纤维变细甚至消失等导致肌肉体积缩小,多由肌肉本身疾患或神经系统功能障碍所致。病因主要有神经源性肌萎缩、肌源性肌萎缩、废用性肌萎缩和其他原因性肌萎缩。神经源性肌萎缩:常见原因为废用、营养障碍、缺血和中毒。前角病变、神经根、神经丛、周围神经病变等均可引起神经兴奋冲动传导障碍,从而使部分肌纤维废用,产生废用性肌萎缩。通过主动或被动运动,虽不能使肌肉恢复,但可以延缓肌肉萎缩。尤其是脑梗、脑出血病人,一定要每天进行康复锻炼,避免肌肉萎缩。
语音时长 01:31

2020-01-07

57320次收听

肌肉拉伤怎么治疗
肌肉拉伤时并不确定是否有肌腱损伤,肌肉止点的撕脱性骨折或其他组织损伤,可立即冰敷并用健侧的手拖住患侧。,去医院骨科明确诊断。如果确认是肌肉拉伤并无其他组织损伤,则可以按照肌肉损伤治疗。肌肉拉伤治疗是分阶段的,早期是指伤后48小时之内,先休息制动、冰敷、局部加压以及抬高患肢,这期间不适合做按摩和理疗,否则会加重出血和组织渗出,导致肿胀加重症状加重。第二是伤后48小时到一周,这属于中期,这期间可以进行一些其他的物理治疗,包括局部的热敷和微波治疗等。后期是伤后一周到三周或者时间更长,这时候可以在保护下逐步恢复性锻炼,但是一定要掌握一个原则,叫遇痛而止,否则就会加重损伤情况,不利于肌肉拉伤的恢复。
语音时长 01:30

2020-01-07

58975次收听

02:23
骨折后肌肉萎缩怎么办
骨折6到8周长好了运动起来,肌肉、骨头的萎缩自然能恢复过来,早期的功能锻炼是防止肌肉萎缩的最好的办法。通常情况下骨折属于废用性萎缩,因为骨折以后需要固定6到8周,这期间肌肉是很少运动,很少收缩的,所以自然会萎缩。等骨折愈合了,运动起来,肌肉萎缩自然就消失了。其实,骨折后不仅是肌肉萎缩,甚至骨头也会萎缩,整个腿或者手上肢都会变细的,但是骨折6到8周长好了运动起来了,肌肉、骨头的萎缩自然能恢复过来。早期的功能锻炼是防止肌肉萎缩的最好的办法,骨折彻底长上、愈合,是预防肌肉萎缩的前提条件。
02:37
小腿肌肉萎缩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常见原因是骨折影响了肌肉本身或骨组织,也可能局部疾病导致神经受刺激引起萎缩。小腿肌肉萎缩可能小腿骨折、小腿胫腓骨骨折、膝关节外伤、大腿骨折,因为废用不活动就可能出现肌肉的萎缩。还有一种情况,支配小腿肌肉的神经受到了影响。比如腰间盘突出、腰椎管狭窄、坐骨神经痛、梨状肌综合症等等,导致支配小腿肌肉的神经受到了影响,就会引起萎缩,甚至是肌肉都没了。
02:41
肌肉萎缩怎么办
患者出现肌肉萎缩可以根据症状,选择加强功能锻炼,治疗神经损伤,结合康复锻炼以及按摩、热敷,应用改善循环和营养的药物等方法控进行治疗。如果因为骨折等原因,导致长时间不活动,引发的肌肉萎缩,在拆除固定或做完手术之后,要加强功能锻炼,一般可以恢复。如果因为神经损伤导致肌肉萎缩,恢复会比较困难,神经功能不恢复,肌肉萎缩得不到康复,需要先治疗神经损伤。如果因为脑血管病引起肌肉萎缩,需要结合康复锻炼和按摩、热敷等,使肢体的功能得到康复,肌肉萎缩得到缓解。如果自身的原因引起肌肉萎缩,比如营养状态不佳或循环不好,可以应用改善循环和营养的药物,并加强功能锻炼,促使肌肉恢复。
02:05
肌肉萎缩症状
肌肉萎缩主要是横纹肌营养障碍,肌肉的纤维变细甚至消失,从而导致肌肉的体积缩小。肌肉萎缩的原因有很多,最常见的是废用性萎缩,周围神经病变,导致有肌肉的地方明显无力,肌肉明显萎缩,还会出现双侧肢体的不对称,一般测量周径会发现两侧周径相差在3厘米以上。主要症状为肌肉无力、收缩困难、肌肉体积明显缩小,而且神经系统感知能力降低,主要表现在大腿和小腿肌肉、肩胛骨的肌肉等,肌肉萎缩以后会出现肌肉无力、肌肉震颤、活动不便,甚至造成完全性瘫痪。因此如果得了肌肉萎缩,一定要及时就诊,对症治疗,找到病因,从而得到针对性的治疗,才能防止肌肉继续萎缩,使肌肉慢慢恢复正常。
地塞米松副作用
地塞米松的副作用有以下四个,第一个是面部痤疮,导致月经紊乱等;第二个是肌肉萎缩,还会刺激肠道,引起恶心和呕吐等副作用;第三个是胰腺炎或是消化性溃疡,长期使用,还会导致颅内压力升高;第四个是精神症状,会导致情绪激动和不安。对于糖尿病的患者,服用地塞米松,还会出现糖不耐受的副作用。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