促黄体生成激素是什么意思

关键词: #激素
关键词: #激素
促黄体生成激素(LH)是垂体前叶分泌的一种糖蛋白激素,与卵泡刺激素协同调节性腺功能,在女性排卵和男性睾酮合成中起关键作用。异常升高或降低可能提示多囊卵巢综合征、更年期或垂体疾病,需结合性激素六项检查评估。
1. 生理功能
女性月经周期中,LH在排卵前24-36小时出现峰值,直接触发卵泡破裂排卵。黄体期维持黄体功能促进孕酮分泌。男性则刺激睾丸间质细胞产生睾酮,LH与FSH共同维持精子发生。正常女性卵泡期LH参考值2-12mIU/ml,排卵期峰值可达基础值3-8倍。
2. 异常升高的常见原因
多囊卵巢综合征患者LH/FSH比值常≥2,伴雄激素升高。原发性性腺功能减退时,性激素负反馈减弱导致LH代偿性增高。更年期女性卵巢功能衰退后,LH水平可达40-100mIU/ml。垂体瘤如促性腺激素腺瘤会自主分泌过量LH。
3. 水平降低的病理情况
垂体功能减退症、希恩综合征等中枢性疾病导致LH分泌不足。过度运动、神经性厌食等低体重状态抑制下丘脑脉冲式分泌。外源性雄激素或雌激素制剂通过负反馈抑制LH生成。卡尔曼综合征患者伴嗅觉缺失。
4. 临床检测与干预
上午9-11时空腹采血检查性激素六项,月经周期第2-4天检测基础值。促排卵治疗使用重组LH制剂如乐芮。垂体瘤需手术切除或服用卡麦角林。多囊卵巢综合征推荐二甲双胍改善胰岛素抵抗,配合克罗米芬促排卵。
维持LH正常水平需保持体重指数18.5-24,避免过度节食。35岁以上女性出现月经紊乱应检测AMH评估卵巢储备。男性不育症患者需同时检测抑制素B和精液质量。发现LH异常建议内分泌科就诊,排除下丘脑-垂体-性腺轴病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