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高钙血症,有什么症状

高钙血症是血液中钙离子浓度超过正常范围(成人血清钙>2.75mmol/L)的病理状态,典型症状包括疲劳、多尿、便秘和意识模糊。病因涉及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恶性肿瘤骨转移、维生素D过量或肾功能异常,需通过药物、补液或手术干预。
1. 遗传因素
部分高钙血症与家族性低尿钙性高钙血症(FHH)有关,属于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患者钙敏感性受体基因突变导致血钙持续升高。这类情况需基因检测确诊,通常无需特殊治疗,但需定期监测血钙水平。
2. 环境与病理因素
长期过量摄入钙片或维生素D补充剂可能引发中毒性高钙血症。恶性肿瘤如乳腺癌、肺癌骨转移时,破骨细胞过度激活会释放大量钙入血。慢性肾病导致钙排泄障碍也是常见诱因。需停用相关补充剂,肿瘤患者需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帕米膦酸)抑制骨破坏。
3. 生理与药物影响
甲状旁腺腺瘤分泌过多甲状旁腺激素(PTH)占原发性高钙血症的80%。噻嗪类利尿剂、锂剂等药物可能干扰钙代谢。手术切除腺瘤是根治方法,术前可使用降钙素或西那卡塞快速降低血钙。
4. 典型症状分级
轻度(血钙<3.0mmol/L)表现为口渴、夜尿增多;中度(3.0-3.5mmol/L)出现肌无力、腹痛;重度(>3.5mmol/L)可能引发心律失常或昏迷。急性发作时需静脉输注生理盐水联合呋塞米利尿,严重者需血液透析。
高钙血症的长期管理需针对病因制定方案。日常避免高钙饮食(如奶酪、虾皮),每日饮水量保持在2000ml以上。定期检测血钙、尿钙及肾功能,肿瘤或甲状旁腺疾病患者每3个月复查骨代谢指标。突发呕吐或意识改变时需立即急诊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