挤压综合征有哪些临床表现

挤压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包括肌肉疼痛、肿胀、肌红蛋白尿、肾功能损害等,严重时可导致休克甚至死亡。早期识别症状对救治至关重要。
1.肌肉疼痛与肿胀
受挤压部位出现持续性剧烈疼痛,伴随明显肿胀和皮肤紧绷感。肌肉组织缺血缺氧导致细胞膜通透性改变,大量液体渗入组织间隙。触诊时可发现肌肉硬度增加,被动牵拉疼痛加剧。
2.肌红蛋白尿
受损肌肉释放大量肌红蛋白,尿液呈现酱油色或茶色。实验室检查显示尿潜血阳性但镜检无红细胞,血清肌酸激酶可超过正常值5倍以上。这种情况需警惕急性肾小管坏死风险。
3.肾功能损害
表现为少尿(24小时尿量小于400ml)或无尿,血肌酐和尿素氮进行性升高。电解质紊乱常见高钾血症,心电图可能出现T波高尖等改变。约50%未及时治疗者会进展为尿毒症。
4.循环系统症状
由于大量体液进入第三间隙,有效循环血量减少导致低血压、心动过速等休克表现。代谢性酸中毒会加重心肌抑制,严重者出现室性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
5.神经系统异常
晚期可能出现嗜睡、昏迷等意识障碍,与氮质血症、电解质失衡直接相关。部分患者因钙离子内流引发肌肉痉挛或抽搐。
挤压综合征的救治关键在于快速补液扩容、碱化尿液,必要时进行血液净化治疗。伤后6小时内是干预的黄金窗口期,出现肌红蛋白尿或尿量减少应立即就医。临床监测需重点关注尿量、电解质及肾功能指标变化,多学科协作能显著改善预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