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狂犬病的人会出现什么情况

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致命性传染病,一旦发病死亡率接近100%。患者会出现恐水、怕风、咽喉痉挛及进行性瘫痪等症状,需立即就医隔离治疗。
1. 狂犬病典型症状分三期。前驱期持续2-10天,表现为低热、头痛、伤口处蚁走感;兴奋期出现恐水症、怕风、流涎及躁狂;麻痹期则发展为肢体软瘫、昏迷直至死亡。病毒通过受损皮肤黏膜侵入,沿神经向中枢系统蔓延。
2. 暴露后处置是关键环节。被可疑动物咬伤后,立即用肥皂水冲洗伤口15分钟,碘伏消毒。根据暴露等级接种疫苗:Ⅰ级接触完整皮肤无需处理;Ⅱ级裸露皮肤暴露需接种5针疫苗;Ⅲ级出血性暴露还需注射免疫球蛋白。
3. 预防措施包括宠物管理和暴露前免疫。家养犬猫应定期接种兽用狂犬疫苗,避免接触野生动物。高风险人群如兽医建议提前接种3针暴露前疫苗,产生持久免疫力。流浪动物咬伤后需观察10天,期间动物死亡应立即报疾控部门。
狂犬病可防不可治,发病后仅能对症支持治疗。所有哺乳动物都可能携带病毒,被咬伤后24小时内启动预防处置能有效阻断感染。保持伤口开放不缝合,疫苗接种期间忌酒及剧烈运动。任何可疑暴露都应视为医疗紧急情况处理,延误将导致不可挽回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