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博拉病毒的传播途径有哪些

传染科编辑 健康解读者
62次浏览

关键词: #病毒 #埃博拉

埃博拉病毒主要通过接触感染者的体液、血液或尸体传播,也可通过接触被污染的物品或环境间接传播。预防需严格隔离患者、做好个人防护及环境消毒。

1. 直接接触传播

埃博拉病毒最主要的传播方式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呕吐物、粪便、唾液、汗液、精液等体液。医护人员和家属在照顾患者时若未穿戴防护装备,极易通过皮肤伤口或黏膜接触感染。2014年西非疫情中,约60%的医护人员感染源于防护不足。

2. 接触污染物传播

病毒能在体外存活数小时至数天,接触被污染的针头、床单、衣物等物品可能导致感染。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疫情调查显示,重复使用未经消毒的注射器造成过群体感染事件。对患者居住环境需用0.5%次氯酸钠溶液彻底消毒。

3. 接触野生动物

果蝠是病毒的自然宿主,处理或食用感染的黑猩猩、猴子等动物可能引发传播。几内亚2013年疫情源头与接触蝙蝠有关。建议在疫区避免狩猎、屠宰野生动物,肉类需彻底煮熟。

4. 性传播风险

康复者精液中病毒可存活长达3个月,刚果曾有通过性行为传播的病例记录。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康复男性在康复后90天内使用避孕套。

5. 特殊传播途径

孕妇可能通过胎盘传染胎儿,哺乳期妇女乳汁中曾检出病毒。埃博拉治疗单位需对孕产妇采取额外防护措施。

预防需多管齐下:使用N95口罩、护目镜和防护服接触患者;对污染物进行高压蒸汽灭菌;疫区居民应使用含氯消毒剂清洁环境。出现发热、出血症状者需立即隔离检测,早期使用单克隆抗体治疗可提高生存率。严格阻断传播链是控制疫情的关键。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