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发性骨髓瘤mpt是怎么回事

多发性骨髓瘤(MPT)是一种恶性浆细胞疾病,主要由于骨髓中异常浆细胞过度增殖导致。遗传因素、电离辐射、慢性抗原刺激、免疫异常等都可能诱发该病。治疗需结合化疗、靶向药物和骨髓移植等综合手段。
1. 遗传因素
约15%患者存在家族聚集倾向,某些基因突变如KRAS、NRAS可能增加发病风险。建议有家族史者定期进行血清蛋白电泳筛查。
2. 环境因素
长期接触苯类化合物、电离辐射的工作者患病率较高。农药厂、放射科从业人员需做好防护,建议每年体检时增加免疫固定电泳检查。
3. 病理机制
异常浆细胞分泌大量单克隆免疫球蛋白(M蛋白),导致骨质破坏和肾功能损害。典型症状包括骨痛、贫血和高钙血症,确诊需骨髓活检结合影像学检查。
4. 治疗方案
化疗方案常用硼替佐米+来那度胺+地塞米松(VRD方案),靶向药物如达雷妥尤单抗可特异性攻击CD38阳性细胞。自体造血干细胞移植适用于65岁以下患者,五年生存率可达50%。
5. 支持治疗
双膦酸盐类药物(如唑来膦酸)每月静脉注射可预防病理性骨折。疼痛管理推荐奥施康定联合加巴喷丁,同时需每日补充维生素D 800IU和钙剂1000mg。
多发性骨髓瘤需长期规范治疗,新药时代中位生存期已延长至7-10年。确诊后应立即进行FISH检测明确预后分层,治疗期间每月监测血清游离轻链比值。保持适度运动如游泳、太极拳有助于维持骨密度,饮食需保证每日80g优质蛋白质摄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