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疸型肝炎有些什么症状表现

消化内科编辑 健康陪伴者
14次浏览

关键词: #肝炎 #黄疸 #黄疸型肝炎

黄疸型肝炎的主要症状表现为皮肤和眼白发黄、尿液深黄、乏力、食欲减退,部分患者伴随发热腹痛。病因涉及病毒感染、酒精或药物损伤、自身免疫异常等,需通过肝功能检测确诊并及时干预。

1. 皮肤黏膜黄染是黄疸型肝炎最典型表现,由于胆红素代谢障碍导致血清胆红素升高,最早出现在眼结膜,随病情进展扩散至全身皮肤。观察发现,手掌、足底等角质层较厚部位黄染更为明显,新生儿可能伴随大便陶土色改变。

2. 消化系统症状表现为持续性食欲下降、厌油腻,常见饭后腹胀恶心。约60%患者出现肝区隐痛,体检可触及肝脏肿大伴压痛。严重者可能出现呕吐咖啡样物,提示胃底静脉曲张出血风险。

3. 全身症状包括异常疲倦、低热(37.5-38.5℃)、肌肉酸痛。部分患者出现皮肤瘙痒,这与胆汁酸沉积刺激神经末梢有关。夜间瘙痒加重可能影响睡眠质量,形成疲劳恶性循环。

4. 尿液颜色改变呈浓茶色或酱油色,因结合胆红素经肾脏排泄增多所致。粪便颜色变浅则提示胆汁排泄受阻,常见于淤胆型肝炎。这些症状往往早于皮肤黄染出现,具有预警价值。

治疗方法需根据病因制定方案:

- 病毒性肝炎: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需持续48周以上,配合甘草酸制剂保肝。急性期卧床休息,每日蛋白质摄入不低于1.2g/kg体重,推荐蒸蛋羹、低脂酸奶等易吸收蛋白。

- 酒精性肝病:严格戒酒是治疗基础,补充B族维生素改善代谢。重症患者需输注白蛋白纠正低蛋白血症,凝血功能异常者注射维生素K1。

- 药物性肝损伤:立即停用可疑药物,N-乙酰半胱氨酸静脉滴注解毒。恢复期可食用荸荠、莲藕等富含支链氨基酸的食物促进肝细胞修复。

黄疸型肝炎症状持续3天未缓解或出现意识模糊、呕血等情况需立即急诊。康复期每2周复查肝功能,持续异常需做肝穿刺活检明确病理类型。日常避免高脂饮食,烹饪用油每日不超过25g,适量快走、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肝功能恢复。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