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型病毒性肝炎分为哪些类型

消化内科编辑 医路阳光
8次浏览

关键词: #肝炎 #病毒性肝炎

甲型病毒性肝炎根据临床表现和病程可分为急性无黄疸型、急性黄疸型、重型及淤胆型四种类型。分型依据包括症状严重程度、肝功能指标异常情况以及是否存在胆汁淤积。

1. 急性无黄疸型

患者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乏力、食欲减退、恶心等非特异性症状,皮肤和巩膜无黄染。肝功能检查可见转氨酶升高,但胆红素水平正常。此型占甲肝病例的70%以上,通常无需特殊治疗,注意休息和清淡饮食即可自愈。

2. 急性黄疸型

典型表现为尿色加深、皮肤巩膜黄染,伴随发热、厌油、肝区不适。实验室检查显示总胆红素超过17.1μmol/L,转氨酶显著升高。治疗需卧床休息,采用甘草酸制剂(如复方甘草酸苷)护肝,配合维生素B族支持治疗,病程约1-2个月。

3. 重型

分为急性和亚急性两亚型,表现为极度乏力、意识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实验室检查凝血酶原活动度低于40%,总胆红素每日上升≥17.1μmol/L。需立即住院进行人工肝支持治疗,静脉输注人血白蛋白,必要时进行肝移植评估。病死率可达50%以上。

4. 淤胆型

特征为持续黄疸超过3周,皮肤瘙痒,大便颜色变浅。γ-谷氨酰转肽酶和碱性磷酸酶显著升高。治疗采用熊去氧胆酸胶囊利胆,联合腺苷蛋氨酸静脉滴注,严重者需短期使用糖皮质激素。

甲型病毒性肝炎的分型直接影响治疗方案选择和预后判断。无论哪种类型,发病期间都应严格禁酒,避免高脂饮食,保持每日蛋白质摄入量1.2-1.5g/kg。接触者需在2周内接种甲肝疫苗,患者粪便要用含氯消毒剂处理。出现持续呕吐或意识改变应立即急诊就医。

免责声明:本页面信息为第三方发布或内容转载,仅出于信息传递目的,其作者观点、内容描述及原创度、真实性、完整性、时效性本平台不作任何保证或承诺,涉及用药、治疗等问题需谨遵医嘱!请读者仅作参考,并自行核实相关内容。如有作品内容、知识产权或其它问题,请发邮件至suggest@fh21.com及时联系我们处理!

延伸阅读

点击加载更多

相关问答 头条推荐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