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怎么治疗

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需立即就医,治疗以抗生素控制感染为主,严重者需手术引流。该病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常见于免疫力低下或外伤后。治疗方法包括静脉注射抗生素、局部清创和营养支持。
1. 药物治疗
青霉素类抗生素如阿莫西林克拉维酸钾是首选,需静脉给药7-10天。对青霉素过敏者可选用头孢曲松或克林霉素。配合使用布洛芬混悬液缓解发热疼痛,剂量按体重精确计算。
2. 手术治疗
脓肿形成需在全麻下行切开引流术,术中清除坏死骨组织。严重骨质破坏者需行死骨切除术,术后留置引流管3-5天。极少数病例需颌骨重建,使用钛网或自体骨移植。
3. 护理要点
母乳喂养者继续哺乳,配方奶喂养需增加维生素AD补充。用生理盐水棉签清洁鼻腔分泌物,每日4-6次。睡眠时抬高头部30度,避免压迫患侧。体温超过38.5℃时采用温水擦浴物理降温。
4. 预防措施
定期清洁口腔,出牙期用纱布指套按摩牙龈。避免捏压婴幼儿面颊部,防止局部损伤。接种肺炎球菌疫苗可降低感染风险。哺乳期母亲患乳腺炎时需暂停患侧喂养。
婴幼儿上颌骨骨髓炎预后与治疗时机密切相关,发病72小时内干预可避免严重并发症。治疗期间需每日监测体温和进食量,影像学复查间隔不超过1周。痊愈后应每3个月随访至恒牙萌出期,观察颌骨发育情况。家长发现患儿拒食、面部肿胀应及时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眼球感染或颅内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