瘢痕性脱发是什么原因引起的

瘢痕性脱发是由毛囊永久性损伤导致的不可逆脱发,常见原因包括遗传性皮肤病、感染、外伤及自身免疫疾病。治疗需针对原发病控制炎症,必要时通过毛发移植改善外观。
1. 遗传因素
部分瘢痕性脱发与基因相关,如扁平苔藓样脱发和毛囊性扁平苔藓。这类疾病导致毛囊周围淋巴细胞浸润,逐渐形成纤维化。基因检测可辅助诊断,早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局部注射可能延缓进展。
2. 感染性因素
头癣、梅毒等感染破坏毛囊结构。真菌感染需口服特比萘芬或伊曲康唑4-8周;细菌感染选择多西环素等抗生素。治疗期间需每周复查真菌镜检,直至培养转阴。
3. 物理化学损伤
烧伤、放射治疗或强碱接触直接损毁毛囊。急性期需用银离子敷料控制感染,愈合后采用点阵激光松解瘢痕。永久性脱发区域可考虑FUE毛发移植,每次移植800-1500个毛囊单位。
4. 自身免疫疾病
盘状红斑狼疮和硬皮病引发慢性炎症。羟氯喹每日200-400mg联合他克莫司软膏可抑制活动期病变。病情稳定6个月以上者,可尝试显微植发修复前额发际线。
5. 肿瘤性因素
毛囊粘蛋白沉积症或淋巴瘤浸润需病理确诊。浅表放疗对早期T细胞淋巴瘤效果显著,联合光动力疗法能减少复发。肿瘤治愈后遗留脱发需间隔1年再评估修复方案。
瘢痕性脱发的关键在于早期干预原发病。出现头皮红斑、鳞屑伴毛囊口消失时应及时活检。现有技术中,结合PRP注射与低能量激光治疗能改善部分患者的毛囊微环境,但完全再生仍属医学难题。日常需避免拉扯头发,使用无硅油洗发水减少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