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膜睫状体炎要做什么检查

虹膜睫状体炎确诊需通过裂隙灯检查、房水闪辉检测和眼压测量三项核心检查,早期诊断可避免并发症。病因涉及感染、自身免疫异常或外伤,治疗需结合药物和生活方式调整。
1. 裂隙灯检查
裂隙灯显微镜是诊断虹膜睫状体炎的关键设备,能清晰观察虹膜纹理变化、睫状体充血及角膜后沉积物。医生通过高倍放大可发现前房炎症细胞,评估KP(角膜后沉着物)分级,典型表现为尘状或羊脂状沉淀物。检查过程需配合荧光素染色,全程无创耗时约10分钟。
2. 房水闪辉检测
激光蛋白细胞检测仪可定量分析房水蛋白质浓度,正常值小于5pc/ms。炎症时血-房水屏障破坏导致蛋白渗出,数值升高提示活动性炎症。动态监测该指标能评估糖皮质激素治疗效果,急性期每周需复查1次,数值持续高于15pc/ms需考虑调整治疗方案。
3. 眼压监测
非接触式眼压计测量发现约30%患者伴随眼压升高,因炎性物质阻塞小梁网所致。目标眼压应控制在21mmHg以下,每日测量2次。顽固性高眼压需联合前房穿刺检查,排除青光眼急性发作可能。
治疗方面,散瞳剂选用1%阿托品凝胶每日2次,糖皮质激素采用0.1%地塞米松滴眼液每小时1次,严重病例需球结膜下注射曲安奈德20mg。饮食补充深海鱼油每日2000mg,减少红肉摄入。恢复期每天热敷眼部2次,每次15分钟,避免强光刺激。
虹膜睫状体炎规范诊疗需完成三项核心检查,及时治疗可保留0.8以上视力。出现视物变形或剧烈眼痛应立即就诊,延误治疗可能导致瞳孔后粘连等不可逆损伤。定期复查炎症指标,保持用眼卫生,避免揉眼等机械刺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