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妇八个月检查出肝功能受损

孕妇八个月检查出肝功能受损可能与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病毒性肝炎或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有关,需立即就医评估。治疗包括药物控制、饮食调整和密切监测,严重者需提前终止妊娠。
1.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是常见原因,表现为皮肤瘙痒和胆汁酸升高。熊去氧胆酸可改善胆汁淤积,地塞米松促进胎儿肺成熟,炉甘石洗剂缓解瘙痒。低脂饮食减轻肝脏负担,增加燕麦、荞麦等膳食纤维摄入。
2. 病毒性肝炎需通过血清学检查确诊。乙肝患者可使用替诺福韦酯抗病毒,配合葡醛内酯护肝。每日蛋白质摄入控制在1.5g/kg体重,优先选择鱼肉、豆腐。避免生食海鲜,餐具需高温消毒。
3. 妊娠期急性脂肪肝属于产科急症,伴随恶心呕吐和黄疸。确诊后需立即住院,甲基强的松龙控制炎症,血浆置换清除毒素。静脉补充水溶性维生素,严格限制每日脂肪摄入低于40g。监测凝血功能和胎心变化。
4. 药物性肝损伤需停用可疑药物,如某些抗生素或中药制剂。多烯磷脂酰胆碱修复肝细胞膜,谷胱甘肽解毒。每日饮水2000ml促进代谢,适量补充B族维生素。避免使用对乙酰氨基酚等解热镇痛药。
5. 子痫前期导致的肝损伤需要降压治疗。拉贝洛尔控制血压,硫酸镁预防抽搐。低盐饮食每日钠摄入<3g,增加优质蛋白补充。每两周复查肝酶和尿蛋白,出现视物模糊需紧急处理。
孕妇肝功能异常可能影响凝血功能和胎儿发育,ALT超过正常值3倍或出现黄疸必须住院治疗。妊娠32周后发生的肝损需每周2次胎心监护,胆汁酸>40μmol/L考虑提前分娩。所有治疗需在产科和肝病科医师共同指导下进行,自行用药可能加重病情。